依潔說,「我十八歲就半工半讀,那時剛出社會也賺不多,每個月的薪水只留五百元在身上,其餘全部交給媽媽。過年時,媽媽都會叫我包紅包給她,爺爺奶奶也要包,那時我覺得有點壓力,但是還是照做了,一直到三四十歲才真正明白媽媽的用意。」
對於孝親費,有不少孩子表示,「我爸媽都多賺得比我多,我還給他們錢,又不是嫌錢太多。」這句話有很深的反報恩意念在裡頭,一個孩子無法或是不情願用自己勞力所得供養自己的最大恩人,那他還能對哪一位更偉大的人做付出,最後孩子的心中只有自己,沒有父母。不是孩子的錯,大人沒有教導他們「吃果子、拜樹頭」,所以他們不懂飲水思源的重要。大人大方收下孩子的錢,私下以孩子的名義捐助弱勢,讓孩子同時照顧了「報恩福田」和「慈悲福田」,行孝與行善都做到了,這樣的孩子會很有福氣,貴人處處,一生不餘匱乏。
淨空老智者生前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福氣,為什麼沒有福氣,因為沒有勤耕福田,一個人最大的福田就是父母,年輕人對自己好,對父母不上心,不是孩子的問題,是父母的教養觀念出了差錯。錢是最容易解決的,再賺就有了,如果連基本的孝親費都拿不出來,難道還能用更簡便的東西對父母示孝。孩子要有福氣,首重品德,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從小耕種自己的三大福田,自己的福氣自己掙,這才是對小孩最深的愛和祝福。
#行孝與行善
#父母是最大福田
#報孝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