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貧。有一位太太,因為家境因素導致幼時失學,從此沒有上過一天學校。這位太太因為不識字而自卑,錯過不少姻緣,一直到三十九歲那年在親友的介紹下,嫁給現在的先生當繼室。這位太太含莘如苦將前任所生的三個小孩用心栽培,給予他們無私的愛,等到三個小孩都獨立自主,她才有時間做自己的事。
再說富。有一位杜先生,早年做建築,因為運氣亨通,夥伴互信互諒,建築事業做得風生水起,短短幾年累積數不清的身家。杜太太有一天去市場買菜,看見一群人站在市場口為偏鄉醫療募款,杜太太覺得很有意義,從皮包抓出一把鈔票到募款箱奉獻愛心。因為那個起心動念,杜太太從此拋開虛名富貴,說服先生一起投入偏鄉醫療建設,台灣目前許多醫療大樓和醫護院校,都有杜先生善舉的影子,兩人攜手走菩薩道已逾四十年。
在善良面前,貧富平等。不管是貧是富,只要一念善,就能存好心、做好事、走好路。要用利益大眾的心做事,不要用圖利自己的心做事,這就是修善修德。
#善不起分別
#度另一半
#用真心不要用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