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股票不外乎四件事「什麼價格買?」「什麼價格賣?」「買幾張?」「賣幾張?」能夠在最低價買最多張,當然最好,但容易做到嗎?如果只能擇一,你會選「最低價」,還是「總張數」?
在進入本文之前,有一事向大家報告。我在5月17日到30日將出國旅行,所以下週「小資幸福講堂」將暫停一次,請大家諒解。
所有的人當然都希望買在最低價,但談何容易?或許有發生過少數幾次,但絕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買在最低價。同理,也沒有人每一次都能賣在最高價。
換句話說,想「賺價差」的人才會在乎價格的高低。沒有買在低價,沒有賣在高價,怎麼可能賺到價差?結果大多數投資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追高殺低」,都難逃賠錢的下場。
因此「價格」是很難掌握的,但「張數」則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如果你想賺價差,除非你擁有絕對正確的內線,誰敢一次歐印?或一次通通出清?
所有人都不希望套牢,但有幾個人做得到?可能沒有任何人做得到。不過,如果你是長期投資,就不會在乎是否套牢。你有聽過股神巴菲特套牢過嗎?好像從來沒聽過,但他絕對不可能每一次都買在最低價。因為他都是長期投資,正如他曾經說過「如果你不想持有這一支股票10年,你就連10分鐘都不該去關心它。」所以沒有人會用「套牢」來形容他的持股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某支股票或ETF,值得長期持有,「價格」就不再是該考慮的因素,而是要想如何增加「張數」。以下,我會舉幾個實例做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