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投資筆記

含有「艾比投資筆記」共 2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因為你,我才會變成這樣。」 「要不是你,我也不會這麼生氣。」 「你怎麼不懂事一點?害我這麼累。」 乍聽之下,這些話好像有道理,因為情境確實有我們的存在;但仔細想想,你會發現這是一種「責任轉嫁」——把自己的情緒、選擇,全部推到別人身上。 這樣的互動模式,長期下來
我們有時可能會懷疑: 「我真的有成長嗎?」、「還是我還在重蹈覆轍?」 其實,判斷自己有沒有成長,不是看你過得有多完美,而是看【當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時, 你是不是有了不同的選擇、是不是能用不同的方式去回應】。 成長不是「不會跌倒」,而是「不會再同樣跌倒」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做「復原力」。 它不
成長就像養成新習慣: 重點不是完美,而是能比昨天多一個更好的選擇。
艾比-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極度認同,謝謝分享。
網路上看過一句話,「對一個人最大的否定,就是『無感』。」 我們的注意力,就是一種「價值給予」。 你在乎誰,就會把能量投注在誰的身上;你恨誰,就等於承認他仍舊能影響你。 唯有當你「無感」,那才是真正的放下與超越。 為什麼「無視」比「反擊」更有力? 你把情緒放在哪裡,就代表你把自己的心理資源和
在生活裡,我們總是對自己說: 「等我考上那個證照,我就會安心了。」 「等我談到理想的戀愛,我就會幸福了。」 「等我存到某個金額,我就能快樂了。」 這些語句,聽起來合理,卻暗藏陷阱。 因為當你把快樂綁在一個未來結果上,幸福往往會一直延後,直到你感覺永遠也等不到。 心理學上稱這種狀態為「
最近遇到的情況是快要抵達目標了 反而變得綁手綁腳的 想說在一下下就達標了 忍一下就好 ~"~
艾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5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祝福順利達標☺️終究會抵達的,記得放輕鬆,要相信自己
前陣子的文章《下次當你心情不好,試著說話看看》,在IG引起了很多迴響。 同時也收到不少留言,大部分是說「最大的困難,是找不到可以聊的人」。 這些回覆讓人心疼。 我們都知道「說出來會舒服一點」,但現實是,不是每個人身邊都剛好有個願意傾聽的人。 那麼,當我們想說卻沒人能聽的時候,該怎麼辦? 為
菁-avatar-img
2025/09/21
傾聽者是生物或非生物都可以。❤️
艾比-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1
菁 確實耶!
凱基投信已公告,00915本季配息0.29元/股中,股利(54C)占比為93.1%。 所以可推算需扣繳二代健保(稅率2.11%)的張數為: 20,000 ÷ 290 ÷ 93.1% = 74.07張 ≒ 75張 我這次00915參加除息的張數為 50 張, 預計領息14,500元,不會被扣二
Thumbnail
不久前,有位上班族在網路分享了一段荒謬經歷:他把錢轉到自己的另一個帳戶,結果帳戶竟然被銀行凍結。更離譜的是,行員還追問:「為什麼要轉給自己?」這段經驗引發大量討論,因為近期不少人都遇過類似情況。 乍看之下很不可思議,但其實這正是銀行近年防堵詐騙的副作用。 為了降低洗錢或詐騙金流的風險,AI 系統
Thumbnail
瑞士銀行最新《全球財富報告》指出: 台灣成人平均資產 952 萬元(31.2 萬美元),全球第 15 中位數 350 萬元(11.4 萬美元),全球第 17 亞洲排名第 3,僅次於香港、新加坡,領先日本、南韓 這份數據看起來很亮眼,但為什麼我們日常生活中,卻常覺得「薪水追不上物價」? 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