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到9日的重挫,到了本週五,幾乎又回到起跌點,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當時非常恐慌、不敢買的人,或是瘋狂賣出股票的人,現在應該都非常後悔。下次如果再碰到利空,如何避免再後悔呢?
大盤4月2日收21298點,過了4天清明連假後,最低殺到17306點。不過,本週五已回到20787點,只比4月2日收盤跌了2.4%,距最低點則漲了20.1%,真的是「來得急,也去得快。」
當然一切還是要歸功台積電。它4月2日收942元,過了4天清明連假後,最低殺到784元。不過,本週五已回到950元,居然比4月2日收盤還小漲了0.8%,距最低點則漲了21.2%。
為什麼當初大家那麼恐慌?因為媒體和幾乎所有的投資專家、財經網紅,都為大家深入分析關稅戰將帶來的巨大且不利的影響。看了這麼多專業分析,誰會不恐慌呢?當時大家有那種反應,也是人之常情。
以0056舉例,它曾在4月9日看到最低價28.49元。既然有這個價格出現,就代表有人在這個價格賣出。我合理懷疑,這些賣出的人都是虧錢的。
雖然ETF的價格都是和淨值連動,但只要沒有人賣出,這個價格就不會出現。就算0056股息一年縮水到2元,用28.49元來算股息殖利率,還是有超過7%的水準,哪一點不好呢?
我相信賣出的人,一定是受到當時一些財經網紅言論的驚嚇。他們說如果0056跌到發行價25元以下,就不能從「資本利得」項下發放股息,而且4月9日當天0056的「資本平準金」也出現少有的負數,當然讓很多人喪失了持股信心。
其實每一檔高股息ETF都會面臨同樣的風險,只是0056樹大招風,成了眾矢之的。
當時賣出0056的人,有些真的是絕望到想停損,有些應該是想等跌更多時再買回來。前者確實有點傻,但後者卻自以為聰明,結果眼睜睜看著它又除息、又填息,本週五還漲回了32.22元。
如果在28.49元賣出的人,它不只損失了1.07元的股息,也錯過了3.73元的價差,肯定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這些賣出0056,又無法買回的人,能怪那些財經網紅嗎?當然不能。他們提供的資訊並沒有錯,只能怪自己嚇了自己。
相較於賣出0056的人,當時不敢買的人雖然沒有賺到反彈的價差,但其實並沒有損失。因為買0056本來就不期待「價格」的上漲,只是有點可惜,沒能利用大跌的時候增加「張數」。
4月底,曾去一家上市電子公司演講。有一位聽眾說他當時就不敢買,我回他「真是太可惜了,你現在的平均成本是多少?」他說他大概有500張,平均成本在36元左右。
我一聽,就安慰他:「你有500張,真的也不用買了。」因為他今年前兩季就拿了100萬元的股息了。
每一次出現突發的利空,都會造成投資人極大的恐慌。大家為了瞭解可能的後續影響,就會到處去看專家的看法,結果就更害怕了,然後認為「這一次的利空不一樣,比以前的利空都要更大。」其實以往的每一次,投資人都是這樣以為。
面對利空最應該抱持的態度,就是「不要再看這些『事後』的分析」。碰到4月7日大跌2000點,連續三天總共跌了將近4000點,應該看做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時就是該勇敢買進市值型ETF,如0050,以及高股息ETF,如0056。就算你不敢買,也不要賣這兩種ETF。
能夠找出重挫理由的「突發利空」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緩步下跌,沒人察覺的「隱形利空」。前者有機會逢低承接,後者根本就不知道底部會在哪裡。面對前者,就是要抱定「大不了套牢」的決心,買進市值型ETF和高股息ETF。面對後者,定期定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總是會在底部買進。
每一次利空,你不該預測會跌到哪裡?然後想在出現「最低價」才進場,而是衡量現在買的價格,是不是可以帶來「令你滿意」的報酬率?如果滿意,就直接進場。請注意,我說的是「令你滿意」的報酬率,而不是「合理」的報酬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