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機場
入境
入境要上網填寫入境卡SG Arrival Card,從入境日的72小時前起可以填寫:
eservices.ica.gov.sg/sgarrivalcard ,頁面有簡體中文的選項可以選


進到護照資料填寫頁後,最下面的健康申報問題沒有翻譯到:
Q1:您目前是否有發燒、咳嗽、呼吸急促、頭痛、嘔吐或皮疹的情況?
Q2:最近6個月內是否有入境過列表中有黃熱病疫情的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

入境新加坡機場後,他們的「境外區」有包含出境和入境的旅客,通通都在同一個空間,甚至要直接逛免稅店也是可以XD (出入境都在1航,其他航廈就不清楚了)
會看到很多人進進出出,也有很多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等(後來才知道這些人是在等候機室開門)
到入境的自動通關機器,只要掃瞄護照、條碼、拍照,就結束了,超級快。
行李轉盤區超大很多台,我沒有託運行李,出行李的效率就不曉得如何了。
出來後門口有賣網卡的櫃台,1航出來後直走就是星耀彰宜了,一大早冷氣沒開之前蠻濕悶的;亞坤吐司在往左邊走的地方,一早就很多人在排隊等開門。
退稅
要消費滿S$100才可辦理退稅,而且大部分店家沒看到有可退稅標誌,建議先跟店員詢問。店員在辦理退稅時,除了會要護照之外,會詢問email、電話資訊,系統會寄送通知信,消費的收據上會釘一張退稅的條碼單。
托運行李:在亞坤吐司再往後走一點的地方。
手提行李:要先出境,出境後往右走,退稅機台在愛馬仕的後面。
到退稅機台後,可以選擇中文進行操作。
掃描護照後,會出現有登錄的欲退稅項目,照著機器指示選擇要退信用卡或退現金即可。

出境
逛完機場百貨公司(O)後,出境的門口簡易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門口的海關人員看一下護照,在機票上面打勾打勾,接著在自動通關機掃描護照、拍照,就出去了
機票上寫的抵達登機門時間會是起飛的1小時前,因為還要安檢。
候機室的門在時間到開啟前會是關著的。
在登機前的大約半小時,會看到海關工作人員、機組人員會來到候機室前準備安檢,這時狀態會改成Gate Open。
安檢完就會進到候機室繼續等待,裡面也有飲水機、充電座,但是沒有廁所

補充一下新加坡伴手禮在1航出境後的位置:
出境後往左邊走會看到TWG茶、Bacha Coffee,一路往左走到底有Irvins鹹蛋黃魚皮。
關於大眾交通
車資
新加坡公車和捷運車資是用里程計價的,分享官方的計算新加坡大眾交通車資網站:
https://www.lta.gov.sg/content/ltagov/en/map/fare-calculator.html
網站只有英文版,站名也是英文的,另外新加坡的公車站牌都是有獨立編號的,也可以用編號找。
頁面的左邊可以選擇公車、MRT的選項,選擇票種(成人)後,選擇起訖的車站後,點選下方的Calculate Fare,畫面右邊就會出現車資的計算結果。
價格看距離長短,以觀光客會坐的範圍,大約落在1.8~2.5這區間

關於支付
可以直接刷卡支付!
因為感應卡都不能退押金,所以如果沒特別要蒐集卡片,直接感應刷卡就好
但如果算過買Pass有划算的話,也可以買The Singapore Tourist Pass 【官網】,有1~5天不同的價格。官方IG有示範如何用自助機台購買的影片。
Pass和ez-link卡的購買位置在,機場2航廈往機場捷運站的手扶梯下去後的左後方
我是為了期間限定的卡面,買了一張ez-link卡;過去也出過各種期間限定聯名款
這張價格是S$6,包含S$3的儲值金;普通款的卡片是S$10,含S$5儲值金;不同聯名款的訂價也都不一樣,官方IG會貼。
ez-link卡的加值/查餘額機台在捷運站都可以找到,是藍綠色的機台,把卡片放在中間下面的感應區上即可進行。
大部分加值機只接收無現金加值(刷卡),收現金的機台比較少,最低加值是S$2,代表最後的最後卡片裡面一定還有錢...。

像照片中機台的右上角有鈔票模組,這種才有收現金
另外如果卡片的餘額低於S$3,是不能搭乘公車、MRT的。
而且更討厭的是進出刷卡的時候都不會秀出裡面還剩多少錢、扣多少錢,只有打勾,要自己去機台查。刷卡時被餘額不足擋下來還要趕緊掏出另一張卡片來刷,尤其搭公車的時候會一陣手忙腳亂...

SG60的蛋黃哥聯名款
關於捷運MRT
https://www.lta.gov.sg/content/ltagov/en/map/train.html
分為:綠色-東西線、紅色-南北線、藍色-市區線、棕色-湯姆森東海岸線、紫色-東北線、黃色-環狀線
播報站名時會用英文念,車上跑馬燈也只跑英文,要大概記得要下的英文站名。
捷運站的手扶梯大部分都超快,比忠孝復興的還快,尤其是人多的地方(例如機場站),想不到台灣哪裡有這麼快的手扶梯,反應不快的真心建議去搭電梯。
機場線在Tanah Merah站要換車轉綠線往市區時,車子兩側的門都會開,要去的是原列車行進方向的左邊月台,往Tuas Link的方向。

關於公車
公車是前門上車,所有門皆可下車;上下車要刷卡,下車前按鈴。
很麻煩的一點是,公車上是完全沒有下車站名的資訊的,也不會播報下一站站名,
所以搭車的時候我是沿路開著估狗地圖,看著我的定位到哪裡了,再按下車鈴;直接跟司機問可能也是一個方法。
可以下載公車APP來看到站狀況 ,我是裝【SG BUS】,商店上也有很多別款可以用
車子有雙層和單層的車款,這次只有搭到單層的,整體感覺跟台灣的無障礙公車蠻像的(只是是右駕XD)

不知道橘色的箱子是做甚麼用的
關於溝通
基本上英文是官方語言,大部分人主要都是預設用英語跟外國人講話。
但「大機率」看到華人臉的,像是觀光景點工作人員、牛車水、芽籠地區等華人多的地區,直接講中文可以通,甚至可以聽到他們閒聊的時候會用福建話聊天XD(大概和台灣的閩南語6成相似,有些詞聽不懂)
到了小印度就完全聽不懂了,這邊主要都是印度裔,預設閒聊用印度話XD
大部分的官方文宣、路牌是寫英文,中英標示皆有的也很多
另外很常可以看到 Please Q Here 的牌子,Q=queue,序列,就是排隊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