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未來命運大預測:2%機率行星將被「偷走」的驚人研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陽系穩定性的新威脅:路過恆星的致命引力

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太陽系的終極命運取決於約50億年後太陽膨脹成紅巨星的演化過程。然而,一項發表於頂尖天文期刊《伊卡洛斯》(Icarus)的最新研究卻揭示了一個更迫切的潛在危機——路過恆星的引力干擾可能提前改寫太陽系的命運。這項精密模擬顯示,在未來數十億年間,我們的太陽系有高達2%的機率會因恆星近距離掠過而「失去」行星,甚至連地球都面臨被拋出太陽系的風險。

研究核心發現:行星失落的驚人機率

整體太陽系風險

  • 2%機率:至少一顆行星被引力彈射出太陽系
  • 觸發條件:恆星接近至1秒差距(約3.26光年)範圍內
  • 時間框架:未來50億年內可能發生

各行星具體風險

天體被拋出太陽系機率軌道不穩定機率碰撞風險

水星

0.5%

50-80%

金星

0.3%

30-50%

中高

地球

0.0001%

0.2%

火星

0.0003%

0.3%

中低

冥王星

5%

10%

恆星「擦肩而過」的物理機制

引力擾動的數學模型

研究團隊透過數值模擬,計算路過恆星對太陽系造成的N體引力擾動

  1. 考慮銀河系背景恆星密度
  2. 模擬不同質量恆星的接近軌道
  3. 計算對各行星軌道參數的長期影響

關鍵影響因素

  • 接近距離:小於1秒差距(3.26光年)最危險
  • 恆星質量:質量越大,引力影響越顯著
  • 相對速度:慢速接近的恆星影響更持久
  • 接近角度:正面接近比切線經過影響更大

地球的潛在命運:0.2%的毀滅風險

情境一:被拋出太陽系(0.0001%)

  • 成為星際流浪行星
  • 地表溫度迅速降至接近絕對零度
  • 所有液態水永久凍結
  • 生物圈完全滅絕

情境二:災難性碰撞(約0.2%)

  • 可能與金星或火星相撞
  • 釋放能量相當於數百萬顆核彈
  • 可能形成新的「超級地球」
  • 殘骸形成次生小行星帶

時間尺度:危機何時可能發生?

風險時間分布

  • 高峰期:未來40-45億年
  • 紅巨星階段前:比太陽膨脹威脅更早
  • 當前狀態:無迫在眉睫的恆星接近威脅

恆星接近頻率

  • 平均每百萬年:19顆恆星接近至1秒差距內
  • 真正危險接近:每數億年可能發生一次

冥王星的特殊案例:5%的流浪風險

外太陽系的脆弱平衡

  • 依賴與海王星的3:2軌道共振維持穩定
  • 外部擾動易打破此微妙平衡
  • 被拋出機率是地球的500倍

可能結果

  • 成為獨立星際天體
  • 脫離柯伊伯帶
  • 軌道極度拉長甚至雙曲線

科學意義與研究突破

傳統觀點的革新

  • 過往低估外部引力擾動影響
  • 行星系統穩定性比想像更脆弱
  • 需重新評估系外行星系統演化模型

研究方法創新

  • 超長時程模擬:50億年跨度
  • 多參數分析:考慮各種恆星接近情境
  • 精確度提升:較前人研究更高解析度

人類文明的啟示

星際移民的終極必要性

  • 即使避過恆星擾動,太陽終將膨脹
  • 強調跨星系殖民的長期重要性
  • 需發展恆星際旅行技術

天文觀測的關鍵價值

  • 持續監測附近恆星運動
  • 提前預警潛在危險接近
  • 完善太陽系動力學模型

結語:宇宙中的動態平衡

這項開創性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長期穩定性的認知。在浩瀚銀河中,看似孤立的太陽系實際上與銀河環境持續互動,這種動態平衡既創造了地球的生命奇蹟,也可能在未來帶來毀滅性改變。

雖然2%的整體風險看似不高,但從天文時間尺度來看,這代表著相當實質的威脅。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揭示的行星系統脆弱性,可能普遍存在於銀河系眾多恆星系統中,為理解系外行星分布提供了全新視角。

對人類文明而言,這既是警鐘也是激勵——它提醒我們地球家園的暫時性,同時強調持續探索太空、發展星際科技的極端重要性。在宇宙的宏大劇場中,唯有不斷拓展視野與能力,才能確保文明的長久延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1會員
260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05/30
解鎖太陽奧秘的關鍵技術誕生 太陽日冕——這個溫度高達百萬度的神秘外層大氣,長期以來因地球大氣擾動而難以清晰觀測。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SO)與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近日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在加州大熊湖太陽天文台的Goode太陽望遠鏡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套「日冕自適應光學系統」(Coronal A
2025/05/30
解鎖太陽奧秘的關鍵技術誕生 太陽日冕——這個溫度高達百萬度的神秘外層大氣,長期以來因地球大氣擾動而難以清晰觀測。美國國家太陽天文台(NSO)與新澤西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近日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在加州大熊湖太陽天文台的Goode太陽望遠鏡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套「日冕自適應光學系統」(Coronal A
2025/05/30
微軟解決多年痛點:工作管理員CPU監測大升級 微軟近日為Windows 11 24H2版本推送了KB5058411更新,這項看似普通的更新卻解決了一個困擾專業用戶多年的核心問題——工作管理員中CPU佔用率顯示不一致的狀況。這次更新徹底改革了工作管理員的CPU計算方式,讓系統監控數據終於變得準確可靠
2025/05/30
微軟解決多年痛點:工作管理員CPU監測大升級 微軟近日為Windows 11 24H2版本推送了KB5058411更新,這項看似普通的更新卻解決了一個困擾專業用戶多年的核心問題——工作管理員中CPU佔用率顯示不一致的狀況。這次更新徹底改革了工作管理員的CPU計算方式,讓系統監控數據終於變得準確可靠
2025/05/30
近地天體監測的盲點 過去20年間,全球天文學家在追蹤近地小行星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NASA等機構已建立龐大的監測網絡,識別並追蹤了數以萬計的潛在危險天體。然而,巴西聖保羅大學Valerio Carrub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佈了一項令人不安的發現:我們可能長期忽略了一個危險的小行星群體——潛伏
2025/05/30
近地天體監測的盲點 過去20年間,全球天文學家在追蹤近地小行星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NASA等機構已建立龐大的監測網絡,識別並追蹤了數以萬計的潛在危險天體。然而,巴西聖保羅大學Valerio Carruba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最近發佈了一項令人不安的發現:我們可能長期忽略了一個危險的小行星群體——潛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撰文選圖/ 章魚 8月12日子時,潛行地底的太陽正逐漸接近正北方,所有地平線上方的行星都在逆行中。就在半輪上弦月落下西方地平線之後,天王星來到東方蓄勢待發,護持著天地四方的豐盛之門,推動豐沛的能量不斷周流遍布於天地之間,帶來仁慈的訊息:目前的擔憂或顧慮,多半反映著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低估。我們並不是沒
Thumbnail
撰文選圖/ 章魚 8月12日子時,潛行地底的太陽正逐漸接近正北方,所有地平線上方的行星都在逆行中。就在半輪上弦月落下西方地平線之後,天王星來到東方蓄勢待發,護持著天地四方的豐盛之門,推動豐沛的能量不斷周流遍布於天地之間,帶來仁慈的訊息:目前的擔憂或顧慮,多半反映著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低估。我們並不是沒
Thumbnail
耀眼的光芒除了給自己帶來榮耀外,也會灼傷他人,讓自己變得孤獨,這大概就是太陽的“獨孤求敗”吧。
Thumbnail
耀眼的光芒除了給自己帶來榮耀外,也會灼傷他人,讓自己變得孤獨,這大概就是太陽的“獨孤求敗”吧。
Thumbnail
一顆聲色犬馬的行星,給我們帶來慾望的同時,又令我們被慾望所束縛。既是動力的源頭,又是矛盾的開始。
Thumbnail
一顆聲色犬馬的行星,給我們帶來慾望的同時,又令我們被慾望所束縛。既是動力的源頭,又是矛盾的開始。
Thumbnail
7月份全球景氣轉趨下滑,景氣壓力逐漸增加,產業財經面臨挑戰。政治人物、生技產業、金融業、虛擬貨幣、房地產市場等會受到不利影響。環境和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國際戰爭和爆炸可能會發生,需注意安全。
Thumbnail
7月份全球景氣轉趨下滑,景氣壓力逐漸增加,產業財經面臨挑戰。政治人物、生技產業、金融業、虛擬貨幣、房地產市場等會受到不利影響。環境和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國際戰爭和爆炸可能會發生,需注意安全。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 據說,當它再次接近我們的太陽系時,它將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的開始,對人類來說更有靈性。 一顆巨大的行星以週期性的模式繞著黃道帶穿梭的想法,在許多文化和信仰體系中都很流行。它通常被稱為“流浪行星”或“尼比魯”。
Thumbnail
上禮拜因為太陽黑子異常活躍的關係,導致原本無法看見極光的地區也紛紛出現極光,主流媒體也相繼報導有關太陽黑子、太陽閃焰、地球磁及相關資訊,其實看到覺得鰻奇妙的,因為這些原本只有身心靈圈在關注的東西,現在卻能透過主流媒體傳播讓更多人得知地球目前正在轉變的事情。
Thumbnail
上禮拜因為太陽黑子異常活躍的關係,導致原本無法看見極光的地區也紛紛出現極光,主流媒體也相繼報導有關太陽黑子、太陽閃焰、地球磁及相關資訊,其實看到覺得鰻奇妙的,因為這些原本只有身心靈圈在關注的東西,現在卻能透過主流媒體傳播讓更多人得知地球目前正在轉變的事情。
Thumbnail
2024年會逆行的行星周期與注意事項,出在生水星逆行的日子,可能會對周遭環境的混亂感受,比一般人感到自在且容易適應。
Thumbnail
2024年會逆行的行星周期與注意事項,出在生水星逆行的日子,可能會對周遭環境的混亂感受,比一般人感到自在且容易適應。
Thumbnail
2024年3-6月的上升星座預測,這段期間將有兩顆行星形成對沖相位,對民主國家和人們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人際關係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不同的上升星座在各個生活領域都會受到影響。占星師William提供建議並給予相關解析。
Thumbnail
2024年3-6月的上升星座預測,這段期間將有兩顆行星形成對沖相位,對民主國家和人們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人際關係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不同的上升星座在各個生活領域都會受到影響。占星師William提供建議並給予相關解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