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金價一直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黃金價格在2025年3月每盎司報價已經突破3000美元。

今年內,第12度創歷史新高。

在過去一年裡漲43%,比美國標普500指數同期的18%高了2倍,黃金為什麼一直漲!?

本文從供給,需求分析原因:

[需求面]

消費黃金最多的兩個國家就是中國跟印度,全球黃金消費中國跟印度加起來就超一半。

消費佔需求的50%,工業及醫療總共佔7%,用在半導體導線, PCB塗層, 假牙等等, 珠寶首飾站43%。

全球黃金最大消費國家為中國及印度, 佔比超一半。 

個人投資需求包括ETF,期貨,實體黃金(金條, 金幣等等),這部分佔需求的25%,全球央行儲備佔了22%。(詳情請見圖示)

世界黃金協會(WG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認為,一個國家的黃金消費水平與該國的經濟增長有十分密切的聯繫,國家GDP每增長1%,黃金珠寶首飾零售需求平均會上漲5%。

[供給面]

現在已經被挖出來的黃金總量約有24萬噸。相當於3.5個奧運會50米泳池,其中三分之二是二戰以來開采的。在地裡面已被確認尚未挖出來的儲量為1個泳池左右。

黃金供給一直很穩定,每年約有2千6百公噸的黃金被挖出來出來,每年以總量的 1.6% 的速度增加, 金礦產量佔供給的72%,廢金回收佔了28%。

我們都知道南非盛產黃金, 但目前世界黃金產量第一名是中國,已經連續保持十多年了。第二跟第三差不多, 分別是澳大利亞跟俄羅斯,美國排第四。

過去一直有種說法現有已經發現在地裡的黃金, 在20年內會被開產完, 又因缺乏投資, 一直沒有發現更多黃金礦藏。

黃金的供給很穩定, 但需求的變化比較大, 因此價格波動由需求端決定。黃金需求有個特點, 經濟景氣時黃金金飾消費量會加, 危機或衰退時,黃金投資會增加, 所以最重要的推動力就是各國央行的儲備, 這才是真正能決定價格走勢的主力。

為何央行要買黃金?

世界各國央行買黃金單純就是為了囤積,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 我們先來說明一個名詞『金本位』

『金本位』的意思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 是以黃金為基本單位,也就是拿來買東西的鈔票只是黃金兌換券, 真真正的錢是黃金。

就像18世紀的美国《鑄幣法案》規定1美元約等於1.60克黄金,民眾可以拿美元去銀行換黃金,也能拿鈔票去買東西。

即使現在大部分國家央行都已經廢除金本位貨幣制度, 但還是會儲存一定數量的黃金或為發行貨幣儲備。現在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超過了3萬5千公噸,占現有黃金的五分之一,意思是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黃金在各大央行手裡。雖然投資和央行儲備佔比小, 各約2成, 卻是黃金價格的重要推手。

[分析]

為什麼金價會漲這麼高?

大部分時期投資黃金都是不太賺錢的,報酬率遠不如股票, 黃金是一種避險用的資產, 當通貨膨漲或戰爭,黃金的漲幅就會遠超過同期其他資產。

黃金這東西又不像股票能夠配發紅利, 現金存銀行裡還能生利息,黃金放銀行放十年也生不出小黃金。所以大部分時候, 它的報酬率是不如股票的。

在黃金供需關係那段描述裡, 消費跟工業量雖大, 但它不是推升黃金的主要因素, 推升金價的主要因素是佔比較少的投資, 尤其是各國央行儲備。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主要有3個,供需,貨幣屬性,地緣政治,互相牽動。

本文不涉及政治立場, 純就現象與數據分析。

國際上是把黃金當成美元的預備方案的, 所以一但對美元信用有懷疑, 黃金價格就會飆漲, 而什麼樣狀況下人們會對美元信用產生懷疑呢?

這我們就得先從美元是如何成為黃金的替代品說起

你有沒有想過?為何鈔票只是一張紙, 卻能買東西?買柴米油鹽,買車子, 買房子。聽完這段歷史故事你就明白了。

在18世紀,金幣是主要貨幣,但沒有單一「全球統一的金幣」,

西班牙,英國, 法國,奧地利各歐洲強國都有自己的金幣, 在不同場合應用。

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

英國採用金本位, 英鎊可以兌換黃金, 英國正值日不落帝國的巔峰時期, 英鎊成為主要國際貨幣,但一戰後英國經濟衰退,美國因為成為歐洲各國的製造工廠賺取大批財富, 黃金從歐洲流向美國。1919年,美國黃金儲備相當於世界各國黃金儲備總量的40%, 美元開始崛起,黃金儲備的增加,為美元取代英鎊打下基礎。

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前夕,美國擁有的黃金儲備已占世界黃金儲備的60%,工業生產總值也相當於全球的50%,製造的商品已占世界總量的35%,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了美元與黃金掛鈎,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體系。世界各國拿美元當儲備貨幣, 美國保證1美元可兌換黃金 0.888克,

然而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個設計存在一個難題,也就是:世界各國需要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美金不斷流出美國, 美國得到世界各國貨幣, 一張張的紙, 世界各國得到真金白銀, 美國發現不對勁。

1971年尼克松關閉黃金兌換窗口,結束美元與黃金的兌換,美國財政部長約翰·康納利說了一句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 你們的問題』

於是全世界轉進信用貨幣體系,也就是所謂牙買加體系。美元與黃金脫鉤。但由於美國的經濟實力、世界上各種交易由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尤其是石油,美元仍保持主導地位,形成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形成後美國不斷通過軍事、政治和經濟手段維護地位,也就是基於大家對美元的信任, 才讓美元成為了全球儲備貨幣。

在這之前, 一張張的鈔票,背後踏踏實實的都是一塊塊黃金,在這之後, 鈔票就只是一個承諾。

現在的美元發行,實際上是以美國財政部發行國債, 跟FED換取美元, 而欠債是要還的。

以歷史來看, 美元正是取代了黃金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兩者互為替代, 美元跟黃金成為蹺蹺板,所以每當美元出現信用危機時, 黃金就會暴漲。通貨膨脹也是此一信任危機的表面現象。

再次強調本文不涉及政治立場, 純就現象與數據分析,若有不同意見, 可以提出,互相討論。

所以, 歷來黃金走勢與幾個因素有關:

1. 美元貨幣超發

2. 美國通膨大幅上升

3. 經濟衰退

4. 美國債務問題

5. 地緣政治, 也就是戰爭

美元跟黃金價格像是一個翹翹板, 只要美元匯率下跌,或發生可能導致美元失去信用的幾個重要因素, 都是黃金上漲的原因。

美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呢?

第一是債務問題

股神巴菲特在2025年2月發表他在波克夏海瑟威的最後一封年度股東信,罕見地警告美國若繼續債台高築,後果將不堪設想。

巴菲特於信中表示:「假設美國財政做出傻事,鈔票將會變壁紙」

第二是關稅政策,

除了美國債務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對許多國家放話要課徵高額關稅,

尤其是一些對貿易順差國家, 亞洲新興國家中多以替美國生產而擁有高額順差,而這些央行通常把貿易順差賺到的美元拿去買美國債券賺利息, 尤其是亞洲國家, 例如中國, 日本, 韓國, 印度, 中東各產油國等。

高額外匯儲備是央行保持穩定的重要來源, 例如中國,傳言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國際知名貨幣投機家索羅斯做空港幣, 中國就是背靠高額外匯儲備守住港幣匯率,這個有機會咱再說。

第三是使用金融武器的後遺症,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央行的手裡由美元及歐元組成的外匯儲備被由美國主導的西方聯盟凍結,佔總資產六成,還限制使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

其他國家擔心自己也可能淪落相同處境,各國央行大量購置黃金作為儲備,降低對美元依賴。主要是中, 俄, 印度。

目前已有多項正式行動在進行中,以避開美元,例如『金磚國家組織』(BRICS)宣稱有40多個國家想加入, 已新接納6個國家,現共有11個成員國。

第四是美國大印鈔,

美國在2008金融風暴後導致其他各國危機感加深,原先都在賣黃金的趨勢改為買黃金做儲備。

由央行購金數量圖可以看出,各國央行在2008年金融風暴, 美國無限印鈔拯救經濟之後各國一改過去賣黃金的模式轉為大幅開始常態性購買黃金, 直到2018年川普開啟貿易戰, 以關稅為武器, 2020年Covid 19後美國再次無限印鈔, 並再次出現通膨,世界各國的擔憂再次加深, 於是購金量再次衝上高峰,為史上第二高。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已從2000年的72%下降至目前的58%。

世界各國以中俄為首, 新興國家尾隨, 降低美債購買, 增持黃金作為儲備。以中國為例,外匯儲備自2015年起下降, 2017年起持平至今2025年, 黃金卻是一路增持。

新興國家中黃金儲備較為不足的國家,大部分是亞洲國家,

亞洲新興國家央行近期在降低美元儲備的需求, 增加黃金儲備, 不斷買黃金, 其中以俄羅斯, 中國,印度央行買最多, 這就是近期推升黃金價格的主因。

歐洲國家的黃金儲備通常較高, 通常佔其外匯儲備六到七成, 亞洲國家較少, 普遍不到一成, 俄羅斯較多,約兩成,印度一成,中國一成都不到。

「各國央行確實希望通過實現資產多樣化,黃金是重要一環。」世界黃金協會高級市場策略師約瑟夫‧卡瓦托尼(Joseph Cavatoni)認為這是一個長期趨勢。

2024年世界黃金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81%的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

總結

央行購金是金價推升主力, 但其實這是一個從2008年就已經開始的趨勢, 是一個持續進行的動作, 最近因為各種國際局勢演變而漸趨激烈, 從而推升金價達到這麼高位, 才被人所注意到。

供給有限, 需求變大, 如果緊張的國際趨勢沒有改變, 只怕金價趨勢難以停止。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EN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er投資踩坑筆記
252會員
89內容數
總體經濟簡析_美股_台股_短期指引
2025/06/02
研究通膨過程中發現一個巧合,美國只要發生通脹或是通縮,就容易引發產油國拿石油當武器。
2025/06/02
研究通膨過程中發現一個巧合,美國只要發生通脹或是通縮,就容易引發產油國拿石油當武器。
2024/12/21
半導體有明顯的3~4年一週期的特性, 台灣是以半導體為主要優勢產業, 股市自然深受影響。 以全球半導體銷售年增率作為基礎評估半導體週期與台股相關性 從2008年起4次的起伏週期, 台股加權指數出現很明顯特性: 『上行週期漲幅均在20%以上』『下行週期均為跌幅,最大-11%』
Thumbnail
2024/12/21
半導體有明顯的3~4年一週期的特性, 台灣是以半導體為主要優勢產業, 股市自然深受影響。 以全球半導體銷售年增率作為基礎評估半導體週期與台股相關性 從2008年起4次的起伏週期, 台股加權指數出現很明顯特性: 『上行週期漲幅均在20%以上』『下行週期均為跌幅,最大-11%』
Thumbnail
2024/12/21
半導體公司營收歷來有3~4年一輪的景氣循環, 這是投資半導體公司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但半導體產業呈現的是成長中週期性景氣循環, 而不是類似航運與鋼鐵產業在獲利與虧損的週期性循環。 依財經M平方的分析認為是由於庫存週期影響。
Thumbnail
2024/12/21
半導體公司營收歷來有3~4年一輪的景氣循環, 這是投資半導體公司要特別注意的部分。 但半導體產業呈現的是成長中週期性景氣循環, 而不是類似航運與鋼鐵產業在獲利與虧損的週期性循環。 依財經M平方的分析認為是由於庫存週期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