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年開始發表作品到社群網站,參與過幾次聯展和販售會。初期藉由線條構築的簡筆形體,後來改以色塊的疊合表現,歷經塊面質地的嘗試,形成了現在的風格──與慢工合作發表於網路上的三個極短篇應該驚艷了不少人吧。

出自《無題》短篇集

出自《無題》短篇集
剪紙般的色塊多給人飽滿溫厚的印象,不具硬筆的尖銳,卻還是能夠乘載多變的情感。粗重的直線納入水波或鳥頸款擺的軌跡,便獲得自足的韻律(如zine〈房間〉的封面圖,他畫的樹枝也都是範例);色塊與色塊的交界有時滲出幾乎像是冷凝水或油漆班落的底色,它在畫面中的增減引領著敘事動能(如〈洞〉);最後,紋理的介入或缺席,成為「高亢/低沉」音域的切換鈕。

《房間》

〈洞〉

〈颱風〉的樹枝

〈換季疼痛〉。後面頁數的樹影有更強烈的象徵性。
切換,與伴隨而來的舉棋不定,也呼應著敘事。《房間》開頭的斑駁色塊和繁複木紋建構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環境,林中盒子內居住的「我」被一隻鳥叼走後來到平滑而幽深的空間中,似乎得到了安寧,然後最後「我」在可能象徵「家」的五角形的黑暗中,再度與「某種紋理」(在此不劇透)合一。

《房間》

《房間》
《人魚》中自由和慾望混雜的夢境,終於不斷延展、不見人影的波紋中。

《人魚》

《人魚》

《人魚》
《某種舞》封面封底的疊合人影如果是慢速快門捕捉的舞姿,運動軌跡,那麼內頁便是超高速快門捕捉到的,連續動作分解而成的一幀幀乍見滑稽、意義不明的姿態。「某種舞是/觸碰/拒絕被觸碰 某種舞是/想觸碰/想被觸碰(下略)」他同時也演示了,面對容易落入俗套的題目,你還是可以給出不凡的畫面作為答案。

《某種舞》

《某種舞》
充滿陌生化魅力的瑰麗文字是不是難以進入漫畫了?新手對於另類漫畫的想像會不會把他們都帶入「表達過於模糊」的死路?平常受到這截然相反的憂慮拉扯,不過看到以K簡潔文字與深邃畫面的精準搭配,頓時興起了新的期待。
|作者簡介|
以K IKE LIN
喜歡散步。偶爾畫畫偶爾寫字,雖然經常很睏也很困惑,但試著這樣和那樣的走著。
IG:ike__lin
|書籍規格|
《某種舞 》
尺寸:18.5 x24.5 cm
頁數:16頁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房間》
尺寸:A5
頁數:12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人魚》
尺寸:7.2 x 9.5 cm
頁數:16頁
出版時間:2025年4月
出版社:作者獨立出版
有意購買請至店頭,或上我們的網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