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開門,傾聽內心。
:誠實寫下我的煩躁及空虛。
我的情緒總是會受到外在波動,以及內在延伸想像的焦慮感所侵蝕。
在開始走上自我覺察的道路後,思考情緒根源成為我的習慣,我認為自己必須好好消化所有感受到的情緒,所以來源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依據,就像蜘蛛網那樣,我把事件根源放在中心,去仔細記錄延伸出來的情緒,這樣知道因果關係我就能好好控制情緒,我是這麼相信的。
每當出現追溯不到中心的情緒,或是情緒中心是我本人的行為、想法所導致的,都會讓我難以招架,進而產生出新的情緒:「煩躁」。
情緒無法如我所願找出根源並消化,這使我感到煩悶;情緒來源是我的性格所造成的,這使我焦躁。
像是女孩都會有的困擾:「經期焦慮」,每個月都要歷經七天的情緒異常敏感、身體上的疼痛,還有提不起勁的無力感...生活還是得要照常過,我一樣要上班,工作本身並不會帶來多大的負擔,往往都是那些日常可以忍受的狗屁倒灶的人為鳥事,讓我必須花比平常更大的能量去壓抑,所以會在下班後允許自己荒廢,原本計劃要產出斜槓的作品,可能就會變成躺平看漫畫,有時想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廢,就會改成拿本書來閱讀,但常常看沒幾頁就蓋起來,因為我沒有多餘的精力共感書中的情節...
這樣看似讓自己休息,實則因為計畫延宕、沒有收穫、沒有產出所帶來的巨大空虛感,就像情緒海嘯,常常會讓我陷入自我懷疑-「這麼沒有毅力要怎麼把斜槓事業做起來?」、「這麼容易放棄要怎麼談夢想?」、「連自己的情緒都掌握不了,要怎麼把共感力強自詡為優點?」...有太多太多打擊信心的想法會從腦袋冒出來。
今天,我不想再責備自己了!
我不需要去消化每個情緒,接納每個情緒呈現的狀態,才是自我覺察的真諦。
「原來這個情緒下的我會是這種反應!那我可以如何好好陪伴自己渡過這個情緒?」我想這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願意發現自己的各種樣貌,允許自己有起有落,有勇氣去陪伴、接納多變的自己。如此一來,便會知曉自己是如此美好。
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