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裝溯溪訓練
為了月底的北一段山行,特地挑選重裝坪溪溯溪訓練,我們由外澳起登,循石空古道接坪溪水路。白天沉浸在翠綠森林的懷抱中,夜晚則被潺潺溪水聲、蟲鳴鳥語包圍。明亮月光灑落林間,螢火蟲點綴夜空,如夢似幻。入夜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熱對流雨悄然而至,雨滴輕敲帳篷,滴滴嗒嗒的節奏像是大自然的催眠曲,療癒心靈,靜靜伴我入眠。這一夜,我與自然深度對話,純粹而難忘。

坪溪水路

綠光森林

坪溪古道觀景台
淡蘭中路秘境
淡蘭古道中路總長約50.3公里,需分2~3日才能走完全程。其中坪溪至外澳段分別由坪溪古道及石空古道串連而成,步道原始優美,沿坪溪而行,高聳翠綠的杉木及清澈的溪流,彷彿置身人間天堂,足可媲美桶後越嶺古道。坪溪位在新北巿雙溪區泰平里南端,與宜蘭頭城僅一山之隔,溪水清澈,河床平緩,河道兩岸綠蔭參天,宛如一條綠色隧道,因而有許多山友選擇在夏季走水道上太和山,享受潺潺流水沁撫肌膚的清涼暢快,並聆聽淙淙流水與蟲鳴烏叫譜出的天籟之音。

▲淡蘭中路秘境

▲平緩的河床

▲兩岸綠蔭參天,宛如一條綠色隧道
行前注意事項
因為坪溪溪水冰涼,夏季前往才是最適宜的賞味期,但要在午後雷雨發生機率極高的盛夏前往探訪中路秘境,行前對於氣象的預測,必須精準評估。本次活動考量各氣象專家預估6/7~8週休為午後局部大雷雨的天氣型態,尤其是大台北一帶,可能要小心午後熱對流發展所帶來的降雨情況。另參考氣象局定量降預報及Windy降雨預測,宜蘭外澳地區在降雨的蛋白區,惟仍存在因午後雷雨帶來溪水暴漲之風險,所以提前坐早班的自強號至頭城,再坐區間車折返外澳(如果直接由台北搭區間車至外澳,會因停等對號列車,誤點至少半個小時以上,規劃時要將其列入考量,以免延誤行程),希望能提早起登,在雷雨來前,走完坪溪水路。
氣象局定量降預報(左)及Windy降雨預測(右)。
行程規劃
DAY1:07:11板橋火車站(272次自強號)→09:06頭城火車站→09:10頭城早餐店(早餐)→09:46頭城火車站(4137區間車)→09:49外澳車站→10:00石空古道起登→榕嶺→店仔地→黃金福德祠→13:00鞍部土地公→下切坪溪走水路→15:00溪畔紮營
DAY2:4:30起床→4:55觀景平台(等日出)→5:15黃金福德祠→5:45▲太和山→6:40折返營地→早餐→9:30拔營→10:00烏山路62號民宅(搭接駁小黃)→11:15柑腳驛站(慶功宴) →雙溪火車站賦歸

由台北搭自強號至頭城,在頭城吃早餐順便外帶中午行動糧,再坐區間車折返外澳。

遠方鶯子嶺一線的雪山山脈對流旺盛的雲層

由外澳車站過天橋往左即來到石空古道登山口(往右是車站正門)
石空古道
石空古道是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從外澳出發,經石空仔山、雙溪、平溪至汐止,目前則以石空聚落作為古道終點。由登山口進入林蔭之後,潺潺的流水聲沿途相伴,路邊由紅磚和石碑組成的指標雖然簡樸卻別有一番韻味。繼續前行,將會遇到百年土地公、清澈的水潭、店仔地等先民為生存、耕山開闢的生活遺跡。

石空古道前段會經過附近民家的菜園

海水正藍,龜山島清析可見,預見今日朗朗晴天

石空古道近外澳的林間可眺望龜山島


步道沿文壯溪而行,溪水清澈清涼

青潭因潭水青青且清澈見底而得名,無論是先民或是今日的遊客都會為之所吸引,在此停留休憩。

天氣炙熱,雖然只爬升二百多公尺,但在重裝下揮汗如雨,差點沒往生。

早年這裡有一間小店鋪,所以被為店仔地。店家或村民在這裡放了奉茶桶,免費供應往來行人茶水。

黃金嶺土地公,天氣太熱在此大休息,吃午餐喝啤魯,消暑一下。

遠方最尖的山頭就是太和山

繼續重裝陡上

翠綠的竹林


才過一回兒,太和山已在雲霧之中

還好古道大部分在林蔭內,不會太曝曬

13:00抵達鞍部頂坪溪土地公,在此大休息換上溯溪鞋,準備開始重裝溯溪。
源遠流長的坪溪
淡蘭中路後半段串連北勢溪、灣潭溪及坪溪等流域,其中坪溪發源於宜蘭頭城的鶯仔嶺東麓,一路蜿蜒曲折流至新北雙溪的坪溪頭匯入灣潭溪,淡蘭中路於烏山越嶺後即進入坪溪溪畔,其後整條古道幾乎全線貼近坪溪而行,直到太和山的越嶺鞍部,再由石空古道進入蘭陽。本次行程的規劃即是以坪溪為重點,由太和山鞍部下切坪溪溪谷,沿河道細細品味蜿蜒的坪溪溪流之美,並感受冰涼的溪水帶來的清涼暢快。

由鞍部土地公往太和山方向不久叉路取右,即可依登山條指示,下切溪谷,由此開始溪溯走水路。

重裝出發


由水路起點出發,才走一小段就看到美到令人窒息的美景。


盛夏走訪這條季節限定的清涼步道,是最消暑的選擇。



水路河道平緩,部分路段有倒木要小心通過。



部分水位較深的地區,可由岸邊繞過。


清涼消暑,大家玩得好開心。



翠綠的林木倒映在水面上,美得令人窒息。


部分水域水深及膝,長筒雨鞋也無法避免會進水(水路還是要穿溯溪鞋才是王道)。


坪溪之門(跟北二段閂山之門很像)


部分路段續要高繞通過,請注意登山條指引。

離開溪床上切古道觀景平台,龜山島海面水氣很重,趕緊找營地紮營。



我們在第二匯流口附近林道上空地紮營

卸下重裝,聽著大自然的音律,療癒身心靈。

邱董晚上利用燈光,展示一流捉蝦技巧。


翌日4:340由營地出發先至觀景平台看日出,可惜雲層太厚,只看到晨曦。

太和山谷蜿蜒的坪溪

山腰林間空隙眺望頭城海岸。

5:50來到太和山頂,可惜白牆一片,沒有展望,看不到優美的頭城海灣。

晨光灑在林間,靜謐的森林,時間在此刻彷彿靜止。



拔營至登山口搭接駁車至柑腳驛站。
柑腳驛站
淡蘭中路的中繼站,也是淡蘭古道10處服務據點之一,站長王澤松大哥在退休後,嚮往田園生活,回到太太Jennifer的家鄉柑腳,著手以友善農耕方法種菜養雞,提供淡蘭旅人在飽覽淡蘭道的山光水色之後,可以品嚐一下在地的好味道,並以獨家配方烘焙出「柑腳特調」咖啡,更深刻的的演繹這個被青山綠野所環繞的紓壓好所在。此外,為了協助淡蘭道友解決交通及住宿不便的問題,王大哥還提供叫車及簡易淋浴與輕旅住宿的服務,讓道友們能夠更從容的悠遊淡蘭中路各個特色步道。




享用驛站老闆自己種植的在地美食,為本次行劃下完美的Ending。
後記:坪溪古道因為輕鬆好走的親水步道,假日人潮眾多,烏山產業道路面狹窄,會車及停車空間有限,假日前往要提前出發。另因步道臨溪而行,亦有不少喜好露營的遊客在溪邊露營,希望遊客們能夠遵守無痕山林的原則,保持山林的寧靜及環境清潔,不要污染乾淨的水源,才不會讓坪溪古道步入水漾森林及加羅湖等之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