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據《彭博》最新報導,美國銀行(BofA)的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投資者預期未來五年美股將不再是最具吸引力的資產,全球股市有望取而代之。這一轉變標誌著市場對美國股市長期主導地位的動搖,也反映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格局和政策風險的重新評估。本文將深入分析此次調查的關鍵發現,探討美股光環褪色的原因,以及全球股市崛起的潛在驅動因素。
調查結果:全球股市受寵,美股吸引力下降
此次調查共訪調了190位資產管理人,管理資產總規模達5,230億美元。結果顯示:
- **54%**的受訪者預測國際股市將是未來五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
- **23%**的受訪者看好美股,這一比例遠低於對全球股市的樂觀預期。
- **13%**的受訪者認為黃金最具潛力,**5%**則押注債券。
美股光環褪色的原因
1. 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
調查指出,拜登政府卸任後,川普重返白宮並推動關稅與龐大的財政刺激支出,使得「拋售美國」的交易策略受到歡迎。川普的政策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局勢,並推高財政赤字,這讓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性產生疑慮。
2. 美股長期主導地位的疲態
根據彭博彙整的數據,美股在過去15個年度中,有13年表現優於全球其他股市。然而,截至2025年,標普500指數的表現已落後於全球股市,創下自2009年以來最大差距。這一趨勢的逆轉表明,美股的長期牛市可能正在觸及瓶頸。
3. 投資者對川普支出法案的保留態度
多達59%的受訪者認為,川普的財政刺激法案在未來六個月內不會對美國經濟活動帶來實質提振。這反映出市場對政策效果的懷疑,以及對潛在通脹和債務風險的擔憂。
全球股市崛起的驅動因素
1. 歐元區與新興市場的機遇
在資產配置方面,基金經理人目前最偏好歐元區、新興市場與銀行股。這些市場在經濟復甦、政策支持以及估值優勢等方面具有吸引力。例如,歐元區的經濟復甦勢頭強勁,而新興市場則受益於全球貿易復甦和商品價格上漲。
2. 美元走弱與多元化配置
淨值來看,有36%的投資人表示目前低配美股,31%低配美元,為該調查20年來最負面的美元配置紀錄。美元走弱不僅提升了非美資產的吸引力,也推動了投資者進行更廣泛的多元化配置。
3. 債券殖利率上升預期
有21%的受訪者預期未來一年債券殖利率將上升,為2022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這反映出市場對通脹預期上升以及貨幣政策收緊的預判,進而推高了股市相對債市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非美市場。
資產配置的轉變:從單一市場到全球多元布局
儘管美股過去十多年來的表現耀眼,這份調查結果反映出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前景與政策風險的重新評估。投資者正在從單一市場轉向全球多元布局,以分散風險並捕捉更多機遇。
1. 減碼美股與美元
基金經理人大幅減碼美股、美元與能源類股,這表明市場對美國資產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投資者更傾向於持有非美貨幣和資產。
2. 增持歐元區與新興市場
歐元區與新興市場的增持反映出投資者對這些市場增長潛力的樂觀預期。這些市場不僅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還具有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為投資者提供了更高的潛在回報。
3. 黃金與債券的避險需求
儘管黃金和債券在調查中的比例相對較低,但它們仍被部分投資者視為避險資產。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黃金和債券的配置需求可能進一步上升。
結論:全球投資格局的重塑
美國銀行的此次調查結果清晰地表明,全球投資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美股的長期主導地位面臨挑戰,而全球股市則迎來了新的機遇。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的擔憂,也體現了投資者對全球多元化配置的需求。
未來幾年,資產配置的焦點將從單一市場轉向全球多元布局。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動態、政策變化以及市場估值水平,以制定更靈活和多元化的投資策略。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這也是一個重新審視投資組合的良機。通過增加對國際股市、新興市場以及避險資產的配置,投資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並捕捉全球經濟增長的機遇。
在全球投資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唯有保持開放心態,擁抱多元化,才能在未來的市場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