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2-Week 25《軍人薪資單系列之簡介篇:應發、應扣與實發?》
「餉條,就是你值多少錢。」
在軍中,不管你是剛入伍的新兵、剛畢業的少尉,還是服役多年的資深志願役,每個月理論上都會收到一張薪資單(如下圖),也就是俗稱的「餉條」。
一定會有!如沒有,請趕快找連上財務士拿,因為這張紙關係到你未來申請房貸、信貸、車貸或是信用卡的重要資料——
請好好保存!請好好保存!請好好保存!

(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絕對不是因為你太菜,所以財務士懶得給你!)
至少要連續保持最新的三張在手上,因為未來要向銀行核貸時會用到!
本系列架構
《軍人薪資單系列》由於資料圖表過多,本系列將拆解為三大篇介紹,每大篇再拆細篇逐一解析:
一、薪資單簡介篇(你現在看到的這篇)
二、名詞解釋篇(拆解細節用語與常見誤解)
三、後續理財應用篇(延伸如何善用與轉化)
本篇核心目的
透過逐一拆解身為一個革命軍人的薪資單的組成,幫助你:
- 了解收入組成與各類支出
- 辨別可調整、可優化的項目
- 為理財建立第一步的視角與行動邏輯,並邁出一小步
如果你問我一小步是多遠?
如果以1-10來形容,距離很小,大概只從 0 走到 0.01而已。
對你沒聽錯,就只有0.01而己,後續就要看個人的造化與努力了,
但也千萬別小看這一步——知道只是基礎,持續執行與變化應用才是真正的挑戰與困難的地方。
I. 餉條就是薪資單,薪資單就是餉條
餉條,不只是你收入的數字紀錄,更是你在國軍價值體系中「位置、任務、責任」的回應與補償。簡單說,就是你現在值多少錢。
它是一套對價公式的結果。
只是,大部份的人只看最底下那行「實發金額」,看完就收起來,或是更高機率就隨手丟掉!。
但你有想過嗎:
- 這些項目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 哪些項目相對穩定?
- 哪些項目浮動不定?
- 哪些可以提早準備?
制度不會主動解釋,但你可以主動學習。
從細微處觀察,會得到真正有用的訊息。
餉條三大區塊:應發項目/應扣項目/實發金額
第一區塊:應發項目(共 11 項)
國家依據你的現階、職務、單位與勤務強度,核發的薪資與各項加給,包括以下各項:
1. 本俸
指依軍人所屬階級(如士官、尉官、校官、將官等)核定的固定月薪,屬於基本薪資核心結構,具備穩定性與年資遞增機制。
2. 專業加給
依當前階級核定,反映的是你在制度中所具備的專長與價值;但若未來調整位階時改變
3. 主管職務加給
凡擔任指揮、管理等職務者,依其職等與責任層級核發的加給,反映管理職務所負擔的額外責任。
4. 志願役加給
為留住志願役軍人所設的固定補助,可以與義務役的薪水做為對比,可視為「願意留下來,就多給你一些」的誘因
5. 上將職務加給
針對上將階層(如參謀總長、陸軍司令、海軍司令、空軍司令…等)特定高階領導職務所加發的薪資項目,僅限極少數人員支領。
6. 勤務加給(如飛行加給、潛艦加給、戰管加給等,視職務性質而定)
針對執行特殊勤務者(如戰機飛行員、潛艦官兵、專業技術人員)所提供的風險性、技術性補助,與實際職務內容高度相關。
7. 地域加給
駐地位處偏遠、離島、山地或特殊環境區域者,得依規定核發加給,以補償地理環境與生活不便因素。
8. 學術研究費(教師身份)
具軍事院校教師身份者,得依其教學與研究任務,核發此筆加給,具備長期穩定性。
9. 戰鬥部隊加給
屬於編列於作戰、突擊、快速反應等戰鬥單位人員所核給的加給,用以補償高度戰備與作戰負荷。
10. 追補薪餉
補發前期未列入、調整後補差額或新制度生效溯及既往的應領薪資,屬非固定性項目。
11. 應發數
指上述所有薪資項目合計後的總金額,尚未扣除任何保險、稅費或代扣項目之前的「帳面總收入」。
重點分析:
- 相對穩定成長項目:(4項)
本俸、專業加給、志願役加給、學術研究費 - 會隨單位、職務調整變動:(5項)
管職務加給、上將職務加給、勤務加給、地域加給、戰鬥部隊加給
第二區塊:應扣項目
依法提撥的保險、退撫金、稅金與代扣支出等。
應扣項目明細(16 項)
1. 軍保費
軍職人員依法繳納之基本保險費,保障生病、意外等基本風險。
2. 公保費(教師)
具有教師身份者應繳之公教人員保險費,非軍保適用對象。
3. 勞保費(聘雇)
屬約聘(雇)人員依法提繳之勞工保險費,依實際身份扣除。
4. 退撫費
軍職或公職人員依法提繳之退撫基金,做為未來退伍或退休金來源。
5. 健保費
依全民健保規定,按薪資比例扣繳之健康保險費。
6. 提繳退休(儲)金
屬於勞保身份可自願選擇提撥的退休儲備金。
7. 薪資所得稅(可選不預扣)
個人可選擇是否於每月預先扣繳,或於每月5-6月份自行報稅繳納。
8. 代扣伙食費
依單位規定,自薪資中扣除之伙食費用。高司單位為搭伙性質,幕僚多為半扣;一般士官兵為強制全扣;約聘雇人員則採「有吃才繳」原則,按實際搭伙天數扣全額。
9. 房租津貼
有符合資格,並排到軍方提供的職務官舍或眷舍者,須依規定返還部分津貼,從薪資中扣除。金額依官階大小排定。
10. 強制執行
針對司法判決、行政裁罰或欠款責任,依法由薪資中直接扣除。
11. 理財扣款
個人有向軍中辦理理財貸款者,會在此項目扣款,如房貸、信貸等,依約定額度自薪資中扣除。
12. 宿舍管理費
有符合資格,並排到軍方提供的職務官舍或眷舍者,須依房屋坪數大小,從薪資中扣除。金額依實際坪數計算,水電費另計。
13. 儲蓄存款
有參與國軍同袍儲蓄會、優惠儲款活動者,會在此項目中自動進行扣款,包括整存整付、零存整付…等不同儲蓄方式。
14. 官兵留薪
官兵留薪是指國軍人員將部分或全部薪餉留存,並指定匯入配偶或直系親屬帳戶的一種制度。
15. 追扣薪餉
如因核薪錯誤、誤發補助等情形,依規定追回並從薪資中追扣。
16. 應扣數
以上所有應扣項目的總和,即為從應發薪資中實際扣除的總金額。
重點分析:
- 強制扣款:(5項)
軍保費、公保費、勞保費、退撫費、健保費 - 可控制扣款項:(5項)
提繳退休(儲)金、薪資所得稅、官兵留薪、儲蓄存款、理財扣款 - 視情況而定:(3項)
房租津貼、強制執行、宿舍管理費 - 身份不同而異:(1頁)
代扣伙食費
第三區塊:實發金額
實際入帳、可以自由運用的金額。
這就是你每個月真正可以「支配與理財」的金額。
計算公式:
應發項目 – 應扣項目 = 實發金額
至少先要能夠看得懂,才能為自己後續理財安排與規劃。這也是我們在財務上可以做到的第一步。
結語
這些制度條文、薪資項目,看起來好像和生活沒什麼關係。
但當你願意停下來,看清楚這些數字背後的排列方式,
你會發現——那是你與制度第一次對話的起點。
你不是在算小錢,而是在學一件更重要的事:
你到底扛了什麼、換回了什麼,又能為未來留下什麼。
你未必能掌控一切,
但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掌握屬於你自己的那一份。
👉
先搞懂、再規劃、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