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平安獲釋返國後,馬上啟動接班程序:長女特蕾莎 (Teresa de Portugal) 和太子桑丘 (Sancho) 在攝政委員會的協助下共同操持國政,姐姐主要負責內政,弟弟則主掌軍事。葡萄牙剛剛經歷了災難性大敗,務求以休養生息為主。

阿方索一世長女,葡萄牙的特蕾莎
為了彌補葡軍的防守力量,阿方索一世繼總部位於托瑪爾 (Tomar) 的聖殿騎士團 (Ordem dos Templários) 後,再先後把蒙桑托 (Castelo de Monsanto) 和阿布朗特斯 (Castelo de Abrantes) 兩座城堡授予給聖地牙哥騎士團 (Ordem de Santiago)。於是自1174年起,在葡萄牙王國境內就有了兩支主要的騎士團。

聖地牙哥十字
1179年5月從羅馬那邊傳來好消息。教皇亞歷山大三世 (Papa Alexandre III) 頒布詔書 (Bula Manifestis probatum),認可了1143年葡萄牙和萊昂王國簽署的《薩莫拉條約》(Tratado de Zamora),正式承認葡萄牙王國的獨立地位,以及阿方索一世的國王身分。

羅馬教皇認證的葡萄牙獨立證書
對阿方索一世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七十歲生日禮物。回想半個世紀前,先後經歷了吉瑪萊斯圍城戰 (Cerco de Guimarães) 和聖馬梅德戰役 (Batalha de São Mamede),新生的葡萄牙活了下來;再經四十年前的歐里各戰役 (Batalha de Ourique) 和瓦爾德維什單挑 (Torneio de Arcos de Valdevaz),葡萄牙一步步成長起來;三十年前攻下里斯本,讓葡萄牙慢慢茁壯。這一路走來,真是既艱辛又漫長呀!

1143年薩莫拉條約,萊昂國王承認葡萄牙獨立
在阿方索一世七十五歲那年,阿爾摩哈德二代哈里發「阿布‧雅各布‧優素福」(Abu Iacube Iúçufe I) 發起大軍從摩洛哥啟程,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在塞維亞 (Sevilla) 和在地泰法 (軍閥) 力量會合,浩浩蕩蕩進攻葡萄牙。

今塞維亞大教堂。始建於阿布‧雅各布‧優素福統治時期
雙方在聖塔倫 (Santarém) 爆發激戰。摩爾人掌握人數優勢,不但可以進攻聖塔倫,還能分兵攻打里斯本,使葡萄牙不得不同時防守兩邊,難以相互支援。好在「葡萄牙女婿」萊昂國王費南多二世 (Fernando II de León) 及時率軍抵達聖塔倫,此番他終於不再和魔... 我是說摩爾人合作,而是好好協防聖塔倫。
由於同時分兵攻打兩處,情報掌握和訊息傳遞上有困難,導致行軍方向和佈防分配出現混亂。哈里發「阿布‧雅各布‧優素福」忙著下令和協調的同時,不慎被一支來自葡軍的弩箭射傷,幾天後竟演變為傷重不治!於是阿爾摩哈德軍撤退,葡軍成功守住聖塔倫和里斯本!

聖塔倫位置
聖塔倫圍城戰隔年,西元1185年12月,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在首都科英布拉駕崩,享壽七十七歲。王位傳給三十一歲的太子桑丘,是為桑丘一世 (D. Sancho I)。從《葡國志》開講至今,主角一直是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因為他的一生 (1108 ~ 1185),幾乎完整見證了十二世紀葡萄牙和伊比利的風雲變幻!

葡萄牙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
參考資料:
https://pt.wikipedia.org/wiki/Afonso_Henriques
https://pt.wikipedia.org/wiki/Teresa_de_Portugal,_Condessa_da_Flandres
https://pt.wikipedia.org/wiki/Manifestis_Proba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