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160年,葡軍開始嘗試跨過太茹河 (rio Tejo),向摩爾人統治下的薩爾堡 (Alcácer do Sal) 進攻。「阿爾摩哈德哈里發國」 (Califado Almóada) 開國哈里發阿卜杜勒‧慕敏 (Abde Almumine) 此時人就在安達魯斯(泛指伊比利半島南半部),著手整合各地泰法 (軍閥) 勢力,致力於鞏固新哈里發國的權威。聞訊立刻派出大軍救援。

薩爾堡 (Alcácer do Sal),今屬塞圖巴爾區 (Setúbal)

位於西班牙哥多華 (Córdoba) 的「基督教國王堡」
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兵貴神速,先一步打下了薩爾堡,繼續向前挺進,和阿爾摩哈德軍在外圍平原遭遇。此時雙方人數差距懸殊,葡軍數量連對方的一半都不到,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阿方索一世想起二十二年前的歐里各戰役 (Batalha de Ourique)。當時己方孤軍深入,也是遭遇數量遠大於己的敵軍,不過充分運用對方協調不佳的弱點,予以各個擊破,他打算讓歷史重演,也以此激勵身旁眾將。

1139年歐里各戰役
不過,1161年的阿爾摩哈德軍,絕非1139年的各路鬆散泰法可比擬。人數更多、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指揮統一,開國哈里發本人也正在伊比利半島,可就近臨機應變加派援軍。因此儘管葡軍也是身經百戰、士氣高昂,但棋逢倍數於己的敵手,注定被人數壓垮。

「阿爾摩哈德哈里發國」 (Califado Almóada) 開國哈里發阿卜杜勒‧慕敏 (Abde Almumine)
戰役結果葡軍大敗,史載光是陣亡就高達六千人,還有更多將士被俘。這是阿方索一世戎馬一生的首敗,而且敗得相當慘烈。葡萄牙不得不幾乎放棄太茹河南岸新近征服的阿連特茹 (Alentejo) 各地,只剩下薩爾堡一座孤城,必須透過里斯本經塞圖巴爾維持補給。

哈里發穆敏也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而是選擇見好就收,遏止葡軍在阿連特茹的擴張即可,維持大致隔著太茹河對峙的局勢。隔年穆敏就回到北非。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而且在基督徒王國彼此間更加貫徹。眼見葡萄牙遭遇大敗,萊昂國王費南多二世 (Fernando II de León) 趁機在外交和軍事上大舉出擊。究竟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如何面對接踵而至的不利挑戰呢?
參考資料:
https://pt.wikipedia.org/wiki/Batalha_de_Alc%C3%A1cer_do_Sal_(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