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 愛護海洋‧保育放流
✦我要護持響應▸https://www.fazang.org/liferelease/
觀音山臺東放流百顆「硨磲貝苗」 逾4萬魚苗、馬糞海膽
台視新聞2025/04/04
有海中玫瑰美稱的「硨磲貝」,雖然不在保育名單,但數量稀少。為了提高稀有物種的生存率,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觀音山)在農業部水產試驗所輔導下,在臺東放流100顆從澎湖空運的硨磲貝苗。
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2025年4月2日法駕親臨東部海域,主法珍貴硨磲貝及全臺首度漁電共生成功養殖的「成年馬糞海膽」保育放流,以戒殺護生的善行,喚起社會對生態復育的重視。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所長張錦宜、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何源興及研究員江偉全博士、臺東縣議員黃治維、富山漁業資源保育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志和等各界貴賓、仕紳,吸引百位善信法友及當地居民支持響應。
觀音山經由多次專業環境生態評估,選在臺東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合適硨磲貝、海膽棲息的珊瑚礁和岩石海岸,進行保育放流。此海域禁止任意捕撈,且有巡守隊、保育志工共同守護魚類棲息,積極進行海洋復育。
珍貴稀有的硨磲貝成長非常緩慢,每年平均成長不到5公分。由於硨磲貝的外殼可做成工藝品,殼內珍珠及碩大的「干貝」,以及各地傳統習俗文化,使硨磲貝不斷面臨過度捕撈和盜獵威脅的重大生存危機。硨磲貝生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人為濫捕的速度。硨磲貝也容易受到海洋潮汐、水質汙染、氣候變遷及人為活動干擾等影響,使得族群快速消失。
觀音山特別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親臨主法,進行珍貴稀有的硨磲貝及臺灣首批透過漁電共生成功養殖的「成年馬糞海膽」保育放流;帶領出家僧團,及在地仕紳賢達、大眾虔誠修持《大成就者湯東佳波大師傳承六字大明咒放生儀軌》、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為即將施放的海膽、硨磲貝三皈依與祝禱迴向。
其中,成年海膽放流後即開始進行繁衍,一顆成年海膽單次釋放約200萬顆卵,以約每兩週一次的繁殖頻率,期盼在上師三寶加持下,海膽的後代皆能在這片安全的保護區海域平安成長。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也表示,未來會與富山海洋保育區的志工對此次放流物種,包括硨磲貝及海膽等,進行專業技術追蹤,作為未來重要的復育指標。
觀音山長期與政府機關、專家學者配合,建構、復育完整的海洋生態鏈,推廣正確、合法的放生善行。此次活動擴展了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生態的多樣性,喚起大眾對海洋生態復育的重視,增添社會慈悲祥和的正向力量。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