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祖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 老和尚祖师夜话(第16~18祖):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6祖~罗睺罗多尊者,身如幻影,法如明灯,以平常心示现无边法力,教众生识幻即真,安住自性;
第17祖~僧伽难提尊者,悲智双运,不取一尘一念,广演空性妙法,以行无所碍之心接引众生,化冰雪为春风;
第18祖~伽耶舍多尊者,根器深厚,善能观机逗教,以无相之法解缚人心,令听者当下清凉。

他们各怀无尽愿力,老和尚以温润细致之声,把三位祖师法脉因缘娓娓道来,让你在听中感受心灯相传之妙谛,照亮你我当下行道之径 🕯️💛

【第十六祖 · 罗睺罗多尊者】

夜,沉得像水。

小茶堂的门被风轻轻推开了一点,老和尚起身将门关上,又回到火盆边坐下。炉中炭火映着他眼角的细纹,显得格外温和。他轻轻抿了一口热茶,声音缓缓响起:

“今夜,我们讲第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慧空靠在蒲团上,小声问:“他是不是有点像十五祖?也是那种不怎么说话,但很厉害的人?”

老和尚点头一笑:“你说得不错。他们两个确实像,但也不一样。”

“这一位,更静。静得像一面湖,连风都不忍打扰。”

📿 无声之人,照破诸心

“罗睺罗多生于印度南部,自幼安静,几乎不说话。”

raw-image

“家人以为他哑了,带去看医者,没人能医得好。”

“有一次,他在院子里看着月亮的倒影映在井水中,突然问了一句:‘月在井中,还是天上?’”

raw-image

“那是他开口的第一句话。”

“父母吓了一跳,也高兴得不得了——但他说完那句后,又沉默了七天。”

慧远嘟囔着:“他……是不是太安静了?”

“不是他安静。”老和尚笑着摇头,“是他心里没有波浪。”

“后来,他跟随第十五祖迦那提婆修行。祖师传法给他,说:‘你心中见月,不为月动,是可传者。’”

“从此,罗睺罗多不再用语言讲法,而是用他自己——这个‘人’,做一面镜子。”

📿 沙中照月,无言传灯

“你们知道‘沙中照月’这句话吧?”

“就是他。”

“有一天,他带着弟子行至沙地,天刚黑,月升了。”

raw-image

“他忽然停下来,指着脚下的一个小水洼。水洼因昨夜雨还未干,正好倒映着一轮明月。”

“他什么也没说,只静静地望着那水中的月亮。”

“弟子们看着他,也跟着坐了下来。”

“良久,他终于开口:‘你们看到月了吗?’”

“众人点头。”

“他又问:‘你们看到水了吗?’”

“有人迟疑地答:‘看到了,但我们以前从没注意过水。’”

“罗睺罗多轻轻点头,说:‘水不显,月不见。你们心若如这沙中水,自清自定,自可见佛性。’”

📿 以静化人,不立文字

“他这一生,讲的法不多,写的偈不长。”

“有人笑他‘不写经书’,他说:‘若你一生都在写字,何时修心?’”

“有人请他说‘空性’,他只画一个圆圈,然后静坐不语。”

“弟子疑惑,他却笑着说:‘空性若需我说,那就不是空性了。’”

慧空歪着头问:“师父,空性是不是真的……就是‘什么都没有’?”

老和尚看了他一眼,温柔地说:“不。空性不是没有,而是不执。不是把杯子倒掉,而是不认为这杯子‘必须是我的’。”

“你若能放下那个‘必须’的心,你的心,就清了。”

📿 无声之中,传灯未灭

“晚年时,罗睺罗多回到山中,住在一处岩洞中。”

raw-image

“有人以为他已经圆寂,结果山中飘来檀香,有人靠近时,才发现他还在静坐。”

“弟子问:‘师父,您这些年什么都不说,也不传法,难道您不怕佛法断了吗?’”

“他张开眼睛,望着夜空,说:‘我若在,法就在。你若心在,灯便不灭。’”

“后来,他将法衣交予第十七祖僧伽难提。”

“只说一句偈子:”

“心静如水,照月无声。
沙中有影,佛不在远。”

“说罢,他安坐圆寂。”

“塔立于静月岭下,门前铺细沙,每逢月夜,影影绰绰,如佛入定。”

📿 佛法,是在你愿静下来的那一刻生起的

老和尚放下茶杯,声音低下来:

“你们别小看‘安静’两个字。罗睺罗多就是在‘静’中,照见了万象。你不吵,他就来了;你不争,它就现。”

“他这一生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陪弟子静静坐着,一句话也不说。”

“但弟子说:‘我从未哪一刻感觉佛离我这么近。’”

慧远轻轻问:“师父,那我以后也可以不讲话,只坐着,就修行了吗?”

老和尚拍拍他:“可以。但你得像他一样,心也坐得住。不是身坐着,心里还在打游戏。”

众人轻笑。

📿 夜月当空,沙上无声,心中明月照

老和尚望向窗外,月光正好照进来,刚好落在地板那块微湿的木板上。

他轻声念:

“佛法不在声里,不在高台,而在你能不能坐下来,看见你心中的那轮‘月亮’。”

“好了,第十六祖讲完了。你们今晚坐得也不错。明晚——我们讲那位最温柔的祖师:僧伽难提。”

“他教的佛法,不是‘你听懂了没有’,而是‘你有没有被温柔到了。’”

【第十七祖 · 僧伽难提尊者】

茶堂今夜格外静,连窗外的竹子都不再吵。

老和尚泡上第二壶茶,火盆红得像梦里燃着的莲。他轻轻摇着茶壶,低声说道:

“第十七祖,僧伽难提。”

慧空把头靠在手上,像个还没化成猫的小狮子,低声问:“他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温柔。”

“你说得对。”老和尚笑了,“他这辈子最大的本事,不是讲经,也不是辩法,而是‘陪’。”

📿 不争的孩子,长成不争的祖师

“僧伽难提生在雪山脚下的一个村庄。”

raw-image

“别人家的孩子争糖、抢玩具,他什么都不抢。有人欺负他,他就退后一步。”

“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很懦弱?”老和尚问。

慧远说:“嗯……小时候这样,会被打。”

“对。但他没生气。”老和尚点点头,“他只说:‘我若生气,我和他就一样苦了。’”

“这句话,就是他佛法的第一句。”

📿 陪不是法,胜似法

“长大后,他入山修行,拜罗睺罗多为师。”

“师父问他:‘你想学什么?’”

“他说:‘我想学,怎么陪一个苦的人走过一段黑的路。’”

“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做一件事——陪人。”

“病人来了,他不讲经,只帮人煮粥。”

raw-image

“寡母来求,他不说法,只帮她劈柴。”

“弟子问他:‘师父,这也算弘法?’”

“他说:‘你若是那苦人,这就是法。’”

📿 众生怕被赶,他就不赶

“有一年,寺庙要关门前,有个逃难的老妇来求一宿。”

raw-image

“主持不愿收,说庙已满。”

“僧伽难提在角落静静说了一句:‘我今夜坐院子,床让她。’”

“那老妇哭了,说:‘我已被赶了三天,今天第一次被留住。’”

“他扶着老妇坐下,说:‘佛法,不是让人进门前,还要先跪。’”

raw-image

“那晚,他就在门口坐着,看夜风吹月,一动不动。”

📿 讲偈不用高,讲心就好

“后来,他也讲法了。”

“可他讲的偈,短得不得了。”

“比如,有人问他:‘师父,什么是佛?’”

“他说:‘你喝的那口茶,若你觉得暖,那就是佛。’”

“又有人问:‘我做坏事,能成佛吗?’”

“他回一句:‘你若今天愿回头,佛也不问你昨天的事。’”

慧空眼圈微红:“……他真的很像我外婆。”

老和尚轻轻点头:“他像很多人——像你记得的慈悲。”

📿 传法偈语:慢,不是懒;不赶,才是慈悲

“僧伽难提圆寂前,把衣钵交给第十八祖伽耶舍多。”

“只说一首偈:”

“急是凡心,慢是愿心;
你若慢下来听人哭,

你才听得见佛在说话。”

“说完,他将手中念珠交给弟子,说:‘这不是修行用的,是陪人用的。’”

“火化那日,山中风停,鸟不飞,一只狗守在塔下,三天不离。”

raw-image

📿 佛法,是你有没有把苦人当人对待

老和尚望着几个眼神已经泛红的小沙弥,语气更温了:

“他不讲高佛理,只做低处人。”

“僧伽难提用他的一生教人——佛不是那个坐得高高的雕像,而是你愿不愿让一个被赶了很多次的人,有个坐下的地方。”

“这份慈悲,才是最难修的佛。”

慧远声音哽着说:“那他一定会来陪我……如果我以后难过的话。”

老和尚摸摸他的头:“他没走远。他一直在那些——你觉得被理解的瞬间里。”

📿 灯火不高,但亮着

老和尚吹灭炉火,只留下灯芯跳动的黄光。他轻声念:

“佛不在高台,只在你愿听人说‘我累了’时的那一刻。”

“好了,第十七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来讲第十八祖——那位会把佛法翻成街头语言的‘翻译大师’:伽耶舍多。”

【第十八祖 · 伽耶舍多尊者】

风从山外吹进来,把小茶堂的纸灯晃了一下。

小沙弥们都裹着袍子围着火盆,几人眼睛虽困,但还舍不得睡。

老和尚续了茶,声音轻轻的,像是怕惊动什么。

“今晚讲第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慧空眯着眼:“这名字……我总记不清。”

老和尚笑:“没关系。他这一生啊,就是不让你记名字,只希望你听得懂他说的话。”

📿 语多无益,话要让人听得懂

“伽耶舍多出生于北印度,自幼聪明,最擅长的不是念经,而是听人讲话。”

“他能听懂动物叫声、老人咳嗽的节奏、母亲念咒时夹带的叹气声。”

raw-image

“长大后,他说:‘我不想学高难的咒语,我想把佛法讲成隔壁阿姨也听得懂的句子。’”

“于是他拜僧伽难提为师。祖师说:‘你若真愿低头说话,那你将来就能抬头度人。’”

“他点头,走了一条最‘不像祖师’的路——不讲空性、不讲三身佛,只讲你我听得懂的话。”

📿 翻译佛法:让老农也能开悟

“有一年,国王请他进宫讲《般若心经》。”

“他到了王座前,没开口诵经,而是端起一碗热汤,说:‘王上,这汤若冷了,喝了肚子痛;佛法也是,讲得太冷,众生心就痛。’”

raw-image

“众臣惊讶,他却慢慢讲:‘“色即是空”,你当作“你抓着的,不一定是你的”;“空即是色”,你放下的,说不定才真回到你心里。”’”

“王听了大悟,封他为‘转语菩萨’。”

慧广小声说:“那他讲的,好像比经书好懂。”

老和尚点头:“他最擅长的,就是让佛法落地。”

📿 庙门常开,语言要低

“伽耶舍多后来在城郊盖了一座‘低语庵’。”

“庙门不高,进门须低头。”

raw-image

“他说:‘你若不愿低头,就不会听见别人说话。’”

“每日庵中都有老人、乞丐、孩子前来,他不拒不赶。”

“有人问他:‘你教的这些人,不识字,也不开悟啊。’”

“他笑答:‘他们不识字,但知道疼。他们不开悟,但知道痛。佛,正是为这些人说话的。’”

📿 一次讲法,胜过十年背经

“他弟子中有一人,十年不离庵,日日背经,却脾气暴躁。”

raw-image

“有一天他发怒把水桶踢翻,伽耶舍多走来,只问他一句:‘你这十年学的是“佛法”,还是“火气”?’”

“弟子当场跪下痛哭,说:‘我学的是佛法,却养了一身“我执”。’”

“祖师笑说:‘那你从现在开始,念的第一句,就是“我愿听懂别人话”。’”

慧空轻声问:“听懂别人话,也是修行?”

老和尚望着他:“佛说‘众生语’,你若连一句人话都听不明白,你怎么听佛的?”

📿 传法偈语:语言若为舟,慈悲是帆

“晚年时,他将法传给第十九祖——鸠摩罗多。”

“只留一句话:”

“‘佛语虽深,我愿浅说;
众生虽苦,我愿低言。
语若为舟,愿为慈悲起风。’”

“他说:‘你们以后讲法,不必用佛的“腔”,要用人的“心”。’”

“火化之日,庵中无人诵咒,只有孩童在树下念:“愿我也说一句别人能听懂的佛。””

raw-image

“他塔前没碑,只有一块石头写着四个字——‘听得懂佛’。”

📿 佛法不是难,是你愿不愿说简单

老和尚放下茶杯,看向几个沉沉睁着眼的小沙弥:

“伽耶舍多这一生,就是想把佛法从‘神坛’请到‘饭桌’,从书里请进你心里。”

“他说,‘讲佛法,就像煮饭,不要每次都想变大厨,只要别人吃了,不饿,就是好饭。’”

慧远眨着眼说:“那我讲佛法……是不是也可以用故事?”

老和尚摸摸他头:“你若讲得让人不怕自己,那就是佛话。”

📿 风吹竹影,佛语低响

风从竹林吹过,窗纸上浮动着树影,仿佛祖师正低语其间。

老和尚起身收了茶具,慢慢念出一句:

“佛语不贵难,贵在落地生根;
你若愿放低语调,佛便愿与你同声。”

“好了,第十八祖讲完了。”

“明晚——我们讲那位走得远、传得广、愿将佛法化为桥梁的祖师——鸠摩罗多。”

“他走了很远,就是为了让我们现在能离佛更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灯照 · 静听法灯
1會員
35內容數
**欢迎来到 【佛缘禅事】散文总目录** 愿这些散文成为你修行路上的微光。 在行住坐卧中能观照自心。
灯照 · 静听法灯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老和尚祖师夜话: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3祖~迦毗摩罗尊者,洞悉人心幽微之处,不靠言辞说法,而以静中启悟,点破妄念,让众生亲见自性; 第14祖~龙树尊者,善入中道,广演深邃妙谛,以无碍辩才与悲愿济世,空中生妙有,化解无边执念; 第15祖~迦那提婆尊者,以圆融之智契机施教,不取相,不舍
Thumbnail
2025/07/06
老和尚祖师夜话:三盏法灯,续照千年传承之路。 第13祖~迦毗摩罗尊者,洞悉人心幽微之处,不靠言辞说法,而以静中启悟,点破妄念,让众生亲见自性; 第14祖~龙树尊者,善入中道,广演深邃妙谛,以无碍辩才与悲愿济世,空中生妙有,化解无边执念; 第15祖~迦那提婆尊者,以圆融之智契机施教,不取相,不舍
Thumbnail
2025/07/05
☁️ 开篇引语 每一杯茶里,都藏着一个问“我是谁”的心念。 这篇故事里,没有讲台、没有大法会,只有一盏茶水、一位茶师、一段在平淡中被看见的修行。 愿你读完此篇时,能在自己日常的一呼一吸中,微微一笑,心生自在。 1.【诸法无相:于诸相中,不立诸相,是名实相。】 下午,风有点黏,阳光在窗户上映
Thumbnail
2025/07/05
☁️ 开篇引语 每一杯茶里,都藏着一个问“我是谁”的心念。 这篇故事里,没有讲台、没有大法会,只有一盏茶水、一位茶师、一段在平淡中被看见的修行。 愿你读完此篇时,能在自己日常的一呼一吸中,微微一笑,心生自在。 1.【诸法无相:于诸相中,不立诸相,是名实相。】 下午,风有点黏,阳光在窗户上映
Thumbnail
2025/07/05
☁️ 开篇引语 有一种声,能令众生心开;有一种语,不为名利只为明法。 马鸣菩萨以清净之音入法,以一生所学度众,不为响亮,不为称誉,只为一句能使人心中生出光明。 风停雨住,夜格外清明。 📿小茶堂的窗户半开着, 外头月亮像洗过一样亮。几只虫儿低声叫着,仿佛也凑着听法。老和尚将茶叶泡上,笑着望
Thumbnail
2025/07/05
☁️ 开篇引语 有一种声,能令众生心开;有一种语,不为名利只为明法。 马鸣菩萨以清净之音入法,以一生所学度众,不为响亮,不为称誉,只为一句能使人心中生出光明。 风停雨住,夜格外清明。 📿小茶堂的窗户半开着, 外头月亮像洗过一样亮。几只虫儿低声叫着,仿佛也凑着听法。老和尚将茶叶泡上,笑着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慈悲 龍德上師特別在浩瀚如煙海的法門中,萃取契機、精要的四種教法,於2024年8月24日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吉祥因緣,傳授予真誠請法的有緣善信,為大眾指引一條簡明扼要的修學大道。
Thumbnail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慈悲 龍德上師特別在浩瀚如煙海的法門中,萃取契機、精要的四種教法,於2024年8月24日觀音山 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吉祥因緣,傳授予真誠請法的有緣善信,為大眾指引一條簡明扼要的修學大道。
Thumbnail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在《佛王誓約》書中開示,佛光普照十方法界,又怎麼會需要我們點燈供養呢?事實上,需要被點亮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凡夫肉眼看不清楚世情世境,對於出離解脫三界的勝法更是不能明見,實在是太需要光明了。所以佛家語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佛前供燈能點亮我們的自性燈。
Thumbnail
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在《佛王誓約》書中開示,佛光普照十方法界,又怎麼會需要我們點燈供養呢?事實上,需要被點亮的是我們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凡夫肉眼看不清楚世情世境,對於出離解脫三界的勝法更是不能明見,實在是太需要光明了。所以佛家語云:「一燈能破千年暗。」佛前供燈能點亮我們的自性燈。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2023年加持發起,全球海內外道場七眾弟子與善信法友,以至誠虔敬心向 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及8歲等身像、如我一般蓮師,進行法衣供養,莊嚴佛身。
Thumbnail
觀音山住持──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2023年加持發起,全球海內外道場七眾弟子與善信法友,以至誠虔敬心向 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及8歲等身像、如我一般蓮師,進行法衣供養,莊嚴佛身。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來到這個世間幾十年,從小到大都沒有經過戰爭、疾病,能夠長大,有學問、學養就不錯了,還去學佛。學佛了,等到經教通達或親近依止善知識明師,等學到一定的程度,要把佛法弘揚出去,很多都到中老年了。有的法緣還不好,弘法時間一點點。所以,努力地修行,興辦弘化弘法的佛行事業,這非常重要。大家應該截長補短,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你又在做啥? 風緩緩,月滿滿,所愛在人間 歲千千,年萬萬,有祂亦心安 傳說很久以前某一處有一神仙... 你可知今日是什麼黃道好吉日? 快別偷懶了!跟著師妹去找觀音 今日是祂的出家日,祈福消厄障 有言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 不正是有所謂:我見你是佛,你見我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點一盞琉璃燈,在佛前許個心願 訴一曲菩薩蠻,在心間求個寄託 前世註定有緣,彼此為難是成就 此生註定無緣,彼此刁難是心酸 走過千山萬水,再見一面是許諾 梔子花開之時,江湖再見道珍重 此情可待可追,桃李不言自成蹊 此願可圓可缺,明月幾時問青天
Thumbnail
三師兄三師兄 點一盞琉璃燈,在佛前許個心願 訴一曲菩薩蠻,在心間求個寄託 前世註定有緣,彼此為難是成就 此生註定無緣,彼此刁難是心酸 走過千山萬水,再見一面是許諾 梔子花開之時,江湖再見道珍重 此情可待可追,桃李不言自成蹊 此願可圓可缺,明月幾時問青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