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末日的順從・夢影之草】
夢境守護者停下腳步,再次指向另一處尚未完全枯萎的夢境邊緣。
那裡的虛空像被寂靜啃蝕過,微微震動著等待潰散的殘影。「當然,已亡者有夢境,而意志弱小者……也有夢境,」她平靜地說。
那一處像是被枯萎傳染到的區域,悄然飄起另一層夢影。
夢影如霧中倒影,逐漸浮現出一群身穿暮光教徽紋的聖騎士與主教。
我們靜立不語,只見那景象緩緩展開。
他們不是高座上的威權人物,也非掌控權杖的神官。
他們的起點只是平凡的農民、商人、工匠。
臉上刻著歲月與恐懼的皺紋,眼神空洞卻渴望存活。
夢境還原的是他們走上暮光之路的心念:
某日,一則「光將褪去,唯虛得生」的神諭廣傳。
有人從廢墟中撿到一本破損的暮光福音,有人夢中聽見低語,有人僅僅是怕死。
他們原只求一線生機。若這末日是審判,那他們願意先低頭、再認罪。
「只要我們悔改、順服、奉獻……是不是就能在審判後留下來?」
他們一次次在家族聚會中輕聲說道,害怕驚擾神明,也害怕不夠虔誠。
夢中影像閃過一個又一個場景:
他們帶著妻小參與暮光教儀式,讓孩童學習暮光聖文,甚至將長者送入教團以換取『被赦免』的保證。
其中一位年老主教,在最後一次家族晚餐中,含淚叮囑孫輩:「爺爺已走不動了,但你們要留下……才能有未來。」
而在眾多夢影碎片之中,也有他們的個別心聲:
一位中年聖騎士夢中反覆跪於祭壇前,低聲唸著:「請賜我庇護……我不想再見到火。」
另一人夢中總是回到那被他親手焚燒的村莊,他在灰燼中尋找不存在的名字,直至哭醒。
然而,正如夢境守護者所言,意志越弱,夢越淺。
他們夢中的祈願充滿矛盾:既想倖存,亦不敢懷疑;既恐懼審判,亦恐懼反抗。
有人曾短暫猶豫是否離開教團,卻在午夜夢醒時握緊了象徵服從的暮光符。
影像進一步轉化為軍隊前行的畫面。
聖騎士們雖身著厚重鎧甲,卻腳步踉蹌。
他們不曾質疑命令,只因「若不遵行,將在末日被視為叛徒」。
有一場行軍路過的村莊,那裡燃著香火,有人在唱月神頌歌。
其中一名年輕聖騎士遲疑了。
他的劍只舉到半空。
但身旁的督戰者冷冷一瞥:「若你不砍,我就砍你。」
那名年輕聖騎士閉眼落劍,然後悄悄吐出一句:「願他們原諒我……若真有神的話。」
而在夢境的邊角,一名少女主教靜靜坐在空曠聖堂,低語:「我們為何不能光明地活?」
她面前是破碎的暮光福音與一支未點燃的燭光,那是她夢中唯一反覆點亮卻始終熄滅的祈願。
整個夢境沉浸在矛盾的懺悔與服從中。
夢境守護者輕聲道:「他們本無意攻打誰,也未曾真心想進入他人領域。」
「他們只是……草,一陣風來,就倒向風的方向。」
「而這片風……來自命運之網,來自他們內心深處那份對末日的恐懼。」
她微微抬手,夢影隨之慢慢隱退。
「這些夢若被切斷,會迅速枯萎,但若過度延長,也會將意志消磨殆盡,最終消失於無夢之中。」
我們靜靜望著夢影消退,像望著一片老去的土地。
不因罪惡而該死,只因疲憊而無力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