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在 Bishop 博物館的天文館,參加了兩場期待已久的講座,主題皆為 「使用星星導航(Navigating by the Stars)」。一場是由天文館教育工作人員 Joanne 進行解說,另一場是由 Hōkūle`a 船上的女性航海家 卡由拉尼·墨菲(Ka`iulani Murphy)作為講師。
兩場講座的內容包含以下主題:
1. 尋路航海(Wayfinding)的歷史、現況與未來展望的影片;
2. 夏威夷傳奇雙體船 大角星號(Hōkūle`a);
3. 支持夏威夷復振尋路航海文化的關鍵人物: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PVS)、毛·皮埃魯格(Mau Piailug)與 奈諾亞·湯普森(Nainoa Thompson);
4. 夏威夷星空羅盤(The Hawaiian star compass)與 夏威夷星座家族(The Hawaiian star families)
5. 正在進行的環太平洋航行(Moananuiākea)與尋路航海教育計劃。
尋路航海(Wayfinding)
數千年前太平洋東南亞的島嶼上,曾有具備智慧與勇氣的探險家,他們伐木雕刻,建造傳統的雙體船(traditional double-hulled canoes),搭載以植物纖維編織的船帆,攜帶著恩賜於大自然的種種食物、生活器具、種子與家畜,啟程航行。
他們視頭上星空為地圖,以點點繁星為羅盤上的方位點,即使在沒有任何星光的漆黑的夜晚,仍可以感覺著空氣中與海中的流動,閱讀海鳥、海洋生命或一切自然流動中所帶著的訊息,整個世界彷彿都在向他們低語呢喃,告訴他們要往何方前去。他們抵達了太平洋上一座又一座的島嶼,留下生活的足跡,部分族人又繼續啟程,航向未知的島嶼。能夠在茫茫星辰大海中找到航路的他們,被稱為「尋路人(The Wayfinders)」。
千年以來,尋路航海的文化在星辰大海中持續傳承,世世代代的尋路人足跡遍至遙遠的復活節島、夏威夷和紐西蘭。對尋路人而言,海洋不是阻隔,而是道路,透過航行,尋路人能將散落在太平洋各處的島嶼連結起來,成為一個共享許多文化相似性的海洋家族 - 大洋洲(Oceania)。
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PVS)與 大角星號(Hōkūle`a)
約在一千年前左右,大部分的尋路人都在各個島嶼定居下來,遠程航行減少,歐美國家也在數個島嶼展開殖民統治,尋路航海文化逐漸從海洋民族的記憶中淡去,式微持續了將近六百年。
對於 1950 年代的夏威夷人來說,尋路航海文化不像是真實的歷史,更像是不可思議的傳奇。為了復振尋路航海文化,1973 年,航海人類學家 本·芬尼(Ben Finney)、夏威夷藝術家 赫伯·卡瓦努伊·凱恩(Herb Kawainui Kane)和水手 查爾斯·湯米·霍姆斯(Charles Tommy Holmes),三人共同成立了「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Polynesian Voyaging Society, PVS)」。
藝術家凱恩設計出承襲傳統雙體船精神的船隻,他心中有個願,希望這艘船可以從夏威夷航行到大溪地,不使用任何現代導航儀器,僅用傳統尋路航海的方式。歷時兩年的製程後,在 1975 年完成了這艘夏威夷的雙體船,他們以經過夏威夷天頂的大角星為此船命名 - Hōkūle`a(夏威夷語的大角星)。

Hōkūle‘a 雙體船設計圖 https://www.nlm.nih.gov/exhibition/avoyagetohealth/exhibition-legacy.html

大角星號 Hōkūle‘a (圖片來源: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u_Piailug)
毛·皮埃魯格(Mau Piailug)與 奈諾亞·湯普森(Nainoa Thompson)
即使已準備好遠航的船隻,夏威夷卻沒有可以領航到大溪地的尋路人,當時玻里尼西亞航海協會詢問其中一位來自薩塔瓦爾環礁(Satawal)的尋路人 毛·皮埃魯格(Mau Piailug,後人尊稱 Papa Mau)能否帶領 Hōkūle`a,從夏威夷航行到大溪地。Papa Mau 肩負尋路航海文化傳承的重任,意識到尋路航海文化正在面臨瀕危消失的可能性,決定跨出原本知識傳承的傳統領域,幫助夏威夷人復振尋路航海文化。

Papa Mau(中)用星空羅盤教兒子(左)尋路航海 Photo credit : Steve Thomas;1983 年攝於 Satawal
1976 年春季, Papa Mau 成功地以尋路航海技術,在沒有任何現代導航儀器輔助下,引導 Hōkūle`a 完成夏威夷來回大溪地的航行,證明了尋路航海並非只是傳說,而尋路人有能力閱讀自然並引領船隻,完成當今世人以為不可能的航行。這趟航程點燃了一位夏威夷年輕人 - 奈諾亞·湯普森(Nainoa Thompson)學習尋路航海文化的熱忱之心,他說服 Papa Mau 到夏威夷來,教導夏威夷人尋路航海。他在 Papa Mau 的身邊持續學習數年,夜夜觀察著星空的流轉,嘗試理解 Papa Mau 教導他的薩塔瓦爾環礁星空羅盤(The Star compass)。

Hōkūle‘a 1976 年首航,從大溪地返回夏威夷 Photo Credit : Monte Costa

奈諾亞·湯普森(左)和 毛·皮埃魯格(右) Photo credit : Monte Costa

Mau Piailug 的星空羅盤 (圖片來源: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au_Piailug)
接續:2024 太平洋藝術節之三:夏威夷星空羅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