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

含有「大航海時代」共 8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聖特立尼達號(Santísima Trinidad)是一艘西班牙船,也叫做聖三位一體號,配備有116門大砲。1803年改革後,最初的火砲數量為136門,特拉法加海戰前夕,多帶了4門4磅榴彈砲,火砲數量增至140門。
Thumbnail
聖文生角海戰(Battle of Cape St Vincent)發生於1797年2月14日,當日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在約翰·查維斯爵士(Sir John Jervis,後為聖文生伯爵)指揮下,於葡萄牙聖文生角對開海域,擊敗規模更大、由何塞·德·科爾多瓦統率的西班牙艦隊。
Thumbnail
好棒的文章,讓我覺得好像有電影的場面,實際的歷史真的好刺激,不輸給三國演義的劇情,又學到好東西,等要寫歐式風格的言情小說,結局說不定能更扣人心弦呢!(愛看書的業餘小說作者藍光雨)
特拉法加海戰,也譯作特拉法爾加海戰,1803年拿破崙統治的法國與英國為首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再次爆發戰爭,拿破崙計劃進軍英國本土,為牽制住強大的英國海軍。
Thumbnail
武裝商船,是指搭載了武器的商用船隻,武裝商船的武器通常是自衛性質的,有的是在設計之初便考慮到武器的問題,有的則是建成後又添加上武裝,商船在航行時,有可能會遭到海盜或者私掠船的襲擊;因此一些商船會加裝武器進行自衛,這一點在那些進行遠距離航行、或者是攜帶有貴重貨物的船隻上特別明顯。
Thumbnail
這就是大航海時代
15世紀展開的大航海時代,是歐洲國家從世界各地獲得大量財富的開始,也是歐洲國家殖民世界各地的開始。「殖民」是指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地方進行統治,掠奪自然資源與人力,以殖民者的法律管理當地,苛刻對待當地居民,並輸入語言、宗教、文化以同化當地居民。因此,對各地原住民來說,大航海時代是連續數百年大災難的開始。
Thumbnail
本文以有馬佳奈這位人氣角色,介紹與其同姓的日本戰國武將有馬晴信之間的關係及其對臺灣歷史的影響。有馬晴信在17世紀的東亞與西方互動中扮演關鍵角色。並分析其生平與背後的歷史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我們可以更全面地認識東亞與西方的交流歷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岡依沙瓦號(波斯語/印度斯坦語:Ganj-i-Sawai,英語:超越寶藏,通常英語化為Gunsway)是一艘屬於蒙兀兒王朝的巨型武裝甘賈單桅帆船(貿易船),滿載排水量可達1500-1600噸,配備62門火砲和4、500名衛兵。
Thumbnail
和睦號(Amity)是一艘單桅船,重約70噸,配有8門砲和46名船員,在1692年由百慕達的投資者提供給托馬斯·圖作為私掠船。1696年改裝為雙桅船。
Thumbnail
亨利·埃弗里(Henry Every、Henry Avery;1653年8月20日—?),有時又叫傑克·埃弗里(Jack Avery)、約翰·埃弗里(John Avery),此外還用過化名Benjamin Bridgeman、Long Ben等,是一位著名的17世紀英國海盜,是少數逃脫絞刑的海盜。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