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四堵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這裡的景色如此吸引我,讓我想一來再來,更想將美好經驗與家人、好友分享。這次我們沒有時間壓力,停留在四堵溪畔玩耍許久。

四堵溪畔

四堵溪畔

從坪林關聖宮出發,過溪沿著四堵溪畔古道,往石牌縣界公園的方向,步行約30分鐘,會「剛好穿過」坪林臺灣油杉自然保留區的「D區」。通過這個自然保留區,建議大家在出發前5~30天上網申請。在這個區域內,禁止採集、生火野炊、紮營等,請大家務必注意。

raw-image

我第一次看到臺灣油杉,是在台北市金山南路的林保署-保育小站,那裡是以前日本時代總督府山林課員工宿舍群。庭園有一株高大的臺灣油杉,那是當時由日本人從坪林帶回樹苗,在台北種植,它的樹齡已經超過90年!#臺灣油杉是冰河時期的孓遺植物,在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拓展到台灣,後來因為海岸隔離、演化,成為台灣特有種植物。目前臺灣野外的天然族群只有北部坪林、南部大武山地區。其他地區看到的,大都是人工育苗或迁插。看了一部臺灣油杉的紀錄影片,我才知道它的自然繁衍需要天時、地利的條件,非常不容易。【發現】 冰河孑遺求生錄 – 臺灣油杉的續命之道

圖片來源:林保署保育小站

圖片來源:林保署保育小站

這幾次在野外看到掛牌追蹤的台灣油杉,抬頭凝視,我都不忍讚嘆:「你可以長成這麼大,真了不起!」


在溪畔,大家都換上溯溪鞋,在水中移動會更大膽。看到嘩啦啦的流水,小孩們直接坐進水中,感受天然SPA。兒子發現這裡的水下有空氣,形容它像是孫悟空的水簾洞空間,十分有趣。溪床各式各樣的石頭,就是她們手中變化多端的疊疊樂,小孩們合作總共疊了十幾顆石頭。

戴上蛙鏡、呼吸管,我潛下去就可以看到許多馬口魚在水中悠遊。即使是夏天,剛下水還是會感到有點冰涼。上來休息一下,就不會感到寒冷。

在溪邊,有一群薰衣琉璃灰蝶停棲在石頭上,非得要牠們飛起來,才看得到裡面翅膀的顏色。小深潭裡有大大小小的馬口魚,台灣騷蟬羽化後留下的殼,靜靜躺在路徑上。當我們繼續往前行,珈蟌在路邊快速換了位子。路邊野牡丹美麗的花瓣,我總是忍不住多看幾眼。 台灣單帶蛺蝶在我的背包上,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嗎?野地的自然觀察,總是能發現樂趣。

衣服、褲子都濕了,不要緊!我們繼續走一個多小時,就抵達石牌縣界公園的涼亭。大家到這裡休息時,全都已經乾了!

raw-image

山旅穿著 kawas

兒子: 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黑熊)、Raan 輕薄防蚊小路長褲
女兒: 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歐亞水獺)、Raan 輕薄防蚊小路長褲、 Laoz 輕量防水登山帽
爸爸:Habaan 環保吸排短袖上衣(Into the Wild)、 Hahola 夏夜涼感耐磨緊身褲、Baaw 輕薄彈性登山短褲
媽媽: Lala 登山長效吸濕排汗短袖、Raan 輕薄寬鬆小路長褲

………………………………………………
結束古道行程後,我們去逛了坪林老街。女兒跟媽媽去逛石頭屋,吃了茶香冰,淡淡茶香,非常消暑。女兒特別喜歡「茶葉香腸」,她描述:它帶有一點點的茶香,讓人想一吃再吃! 我則是喜歡心心麵包店的吐司。回家前,我們再繞去坪林茶業博物館,我凝視著原版的坪林虎字碑,這裡的自然、歷史、人文,如此迷人!

四堵古道親子遊:清代、日治地景巡禮,輕鬆完成P型路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lueglue的沙龍
9會員
32內容數
2022那一年,女兒跟太太及騎自行車環島,我跟兒子開車相隨。 2024年,全家都下去騎車,我們用35天繞台灣一圈。
Glueglu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30
要找一個山行路線,可以看到清代、日本時代的地景,四堵古道是不錯的選擇。再加上這裡鄰近溪水,過溪踩水,清涼又消暑。網路上,不難找到四堵古道的登山紀錄。這次我們選擇從關聖宮起登,先接上四堵古道,走到石牌縣界公園折返,回程的時候走四堵溪畔古道,剛好繞一個P型回關聖宮。
Thumbnail
2025/06/30
要找一個山行路線,可以看到清代、日本時代的地景,四堵古道是不錯的選擇。再加上這裡鄰近溪水,過溪踩水,清涼又消暑。網路上,不難找到四堵古道的登山紀錄。這次我們選擇從關聖宮起登,先接上四堵古道,走到石牌縣界公園折返,回程的時候走四堵溪畔古道,剛好繞一個P型回關聖宮。
Thumbnail
2025/06/20
這篇文章說明,如何向孩子解釋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等恆春半島歷史事件。作者利用車城福安宮的參觀經驗,以及自行開發的FB Messenger故事機器人,引導孩子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意義,並反思和平與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6/20
這篇文章說明,如何向孩子解釋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等恆春半島歷史事件。作者利用車城福安宮的參觀經驗,以及自行開發的FB Messenger故事機器人,引導孩子理解歷史事件背後的意義,並反思和平與合作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08
攀巖新手進階Level 2的學習心得分享,從人工岩場到天然岩場、野地溪谷,學習野地確保單繩距技術,體驗團隊合作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持續精進攀巖技能的決心。
Thumbnail
2025/05/08
攀巖新手進階Level 2的學習心得分享,從人工岩場到天然岩場、野地溪谷,學習野地確保單繩距技術,體驗團隊合作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持續精進攀巖技能的決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屏東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建議當地的交通方式和停車方便性。園區內的設施和活動如散步、跑步、健行、騎車等,以及特色的領角鴞。文章也提到可以在園區玩水,建議攜帶替換衣物和飲料,讀者可以規劃一天的行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屏東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建議當地的交通方式和停車方便性。園區內的設施和活動如散步、跑步、健行、騎車等,以及特色的領角鴞。文章也提到可以在園區玩水,建議攜帶替換衣物和飲料,讀者可以規劃一天的行程。
Thumbnail
連兩天的休假,過度著奢侈的週末,或許就是特休富翁的好處吧?
Thumbnail
連兩天的休假,過度著奢侈的週末,或許就是特休富翁的好處吧?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坪林博物館 沿坪林博物館的山林步道網上是一個迷人的景點,當你沿著步道慢慢往山上走,整個坪林小鎮就會在眼前展開,那美麗的景色會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山林步道設計得非常巧妙,既能讓遊客享受登山的樂趣,又不會讓人感到太過疲憊。從步道上眺望,整個村莊的景色一覽無遺,尤其是晴朗的日子裡,更是美得讓人心醉。
Thumbnail
坪林博物館 沿坪林博物館的山林步道網上是一個迷人的景點,當你沿著步道慢慢往山上走,整個坪林小鎮就會在眼前展開,那美麗的景色會讓人流連忘返。這裡的山林步道設計得非常巧妙,既能讓遊客享受登山的樂趣,又不會讓人感到太過疲憊。從步道上眺望,整個村莊的景色一覽無遺,尤其是晴朗的日子裡,更是美得讓人心醉。
Thumbnail
美麗的小鎮 坪林這個美麗的小鎮,曾經是繁忙旅途中的一個重要驛站。過去,許多人從新店前往宜蘭,途經坪林時都會停下來休息一下,品嚐這裡的美食,享受片刻的寧靜。那時候,坪林充滿了人聲鼎沸,商家林立,充滿了活力和生機。 雪山隧道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交通方式的改變,人們開始選擇更便捷的路線,雪山隧道
Thumbnail
美麗的小鎮 坪林這個美麗的小鎮,曾經是繁忙旅途中的一個重要驛站。過去,許多人從新店前往宜蘭,途經坪林時都會停下來休息一下,品嚐這裡的美食,享受片刻的寧靜。那時候,坪林充滿了人聲鼎沸,商家林立,充滿了活力和生機。 雪山隧道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交通方式的改變,人們開始選擇更便捷的路線,雪山隧道
Thumbnail
V妞的旅行推薦熱門又便宜的3間南投溪頭住宿、親子溪頭飯店。溪頭民宿有提供親子設施?小木屋類型?還是攜帶寵物?以下推薦溪頭住宿名單有平價便宜的住宿,也有適合一群人度假風格的飯店,都很適合親子家庭、情侶、朋友一起來溪頭享受度假!
Thumbnail
V妞的旅行推薦熱門又便宜的3間南投溪頭住宿、親子溪頭飯店。溪頭民宿有提供親子設施?小木屋類型?還是攜帶寵物?以下推薦溪頭住宿名單有平價便宜的住宿,也有適合一群人度假風格的飯店,都很適合親子家庭、情侶、朋友一起來溪頭享受度假!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南投杉林溪的清香杉林溪烏龍茶,堪稱台灣茶中的隱藏寶藏。這片茶園被古老的杉木林所環繞,這些壯麗的樹木不僅美不勝收,更賦予了這裡的茶葉獨特的風味。
Thumbnail
南投杉林溪的清香杉林溪烏龍茶,堪稱台灣茶中的隱藏寶藏。這片茶園被古老的杉木林所環繞,這些壯麗的樹木不僅美不勝收,更賦予了這裡的茶葉獨特的風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