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馳大地的嶄新獵豹,以四足形態馳騁沙海的變形型MS。」
- 組裝複雜度:C
- 英文名稱:Gaia Gundam(Andorew Waldfeld Custom)
- 登場作品: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
- 型號:ZGMF-X88S
- 類型:原型可變型強襲陸戰型MS
- 用途:可變測試用機
- 全高:17.8米
- 重量:69.85噸
- 塗裝:橘、白、黃、黑
- 所屬勢力:札夫特克萊茵派
- 駕駛員:安德列·渥特菲德
- 模型類別:HGGS
- 模型編號:033
- 年份:2005
- 板件數量:4+PC件+單張貼紙+標誌貼紙
- 零件加貼紙總數:153(含PC廢件3)
- 貼紙:13張、標誌貼紙2張
故事背景
作為札夫特第二世代系列機體之一,ZGMF-X88S 蓋亞鋼彈與該系列大多數MS一樣,具備變形為MA(可變機動裝甲)模式的能力,並針對特定地形作戰進行優化。蓋亞鋼彈的MA形態以地面戰為主,整體外型近似四足機體TMF/A-802 巴庫,使其能在崎嶇或不平整的地形上靈活移動。
在戰鬥能力方面,蓋亞鋼彈以近戰為核心設計,但也配備了數種遠程武裝以應對中長距離交戰。機體本身亦具備高機動性,這得益於其搭載的三聯裝推進器機翼,不僅強化地面與空中機動性,也提升了在太空中的AMBAC機動性能。蓋亞鋼彈的武裝包含:光束步槍、盾牌、一對光束軍刀、數門近接防禦機關砲、一對光束迫擊砲,以及安裝於機翼的一對光束刃。其中部分武裝僅能在MS或MA模式下使用。
儘管蓋亞鋼彈專精於地面戰,其在太空戰中亦有不俗表現。MA模式在有可供著陸的物體時(如小行星帶、大型太空殘骸,甚至其他MS)仍可靈活運用。與其他第二世代系列機體相同,蓋亞鋼彈配備了新型相位轉移裝甲「可變相位轉移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並由可於戰鬥中透過重氫束能量傳輸系統補充電力的電池供電。
C.E.73末期,ZAFT為了替代在前次戰爭中全數損失的前代鋼彈機體,研發了新一代的高性能原型機系列——第二世代系列機體(Second Stage Series),ZGMF-X88S 蓋亞鋼彈即為其中之一。然而,尚未正式服役前,該機便在軍事設施中被地球聯合第81獨立機動軍(Phantom Pain)的史黛拉·路歇偷走。她與另外兩名同伴分別駕駛著同樣被奪走的ZGMF-X24S 混沌鋼彈與ZGMF-X31S 深淵鋼彈,突襲了札夫特的軍事設施與MS部隊,造成重大損失。
隨後,三台被奪鋼彈遭到駕駛ZGMF-X56S/β 巨劍型脈衝鋼彈的真·飛鳥迎擊,之後又有雷·札·巴雷爾的白色ZGMF-1001 薩克幽靈與露娜瑪莉亞·霍克的紅色ZGMF-1000 薩克戰士參戰。儘管如此,三人仍成功脫離戰場,回到其所屬母艦,蓋亞鋼彈在此被重新編號為 RGX-03。該地球聯邦軍戰件隨後逃離,並被ZAFT新型戰艦「智慧女神號」追擊。在太空的幾次交戰中,蓋亞鋼彈首次於殘骸帶參戰,史黛拉與真·飛鳥駕駛的ZGMF-X56S/γ 轟擊型衝擊鋼彈及露娜瑪莉亞的ZGMF-1000/A1 炮擊型薩克戰士交戰。不久之後,在阻止尤尼烏斯七號殘骸墜落作戰中,史黛拉誤擊札夫特部隊。
之後蓋亞鋼彈被轉送至地球,在地球上,蓋亞三度與智慧女神號及其MS部隊交戰。首戰於印度洋,當時蓋亞奉命保護地球聯合新基地,與ZGMF-X56S/α 威力型衝擊鋼彈交手至不分勝負後被命令撤退。接著於地球聯合與歐普聯合艦隊、智慧女神號與中立艦大天使號的三方混戰中,史黛拉擊墜了海涅·威斯坦弗斯的ZGMF-X2000 古夫烈焰型,但之後被ZGMF-X10A 自由鋼彈重創,最終由混沌鋼彈協助撤退。
後來,史黛拉違令單獨出擊前往蘇伊士的羅多尼亞實驗室,蓋亞鋼彈於此被ZGMF-X23S 救星鋼彈與脈衝鋼彈聯手擊破,史黛拉也遭俘虜。損壞的蓋亞鋼彈被密涅瓦號回收並送回PLANT修復。戰爭後期,該機體不知何故由克萊因派掌握,並重新塗裝為橘黃配色,僅在ZAFT發現永恆號時由安德魯·沃爾菲駕駛參戰一次。
武裝介紹
- 防禦機關砲 ×2
安裝於頭部的20mm近接防禦火砲,主要用於攔截來襲飛彈或進行壓制射擊,僅能在MS形態下使用。 - MA-M941「金剛杵」(Vajra)光束軍刀 ×2
安裝於腰部側甲的主力近戰武裝,為第二世代系列機體通用型光束軍刀,僅能於MS形態下拔出使用。 - MA-BAR71XE 高能量光束步槍
專屬於蓋亞鋼彈的定製光束步槍。在MS形態時為手持式,未使用時可收納於裙甲側方;在MA形態時,則會安裝於右肩,可直接發射。 - MMI-RS1 機動防盾
機體的主要防禦裝備,具備防光束塗層以抵擋光束攻擊。MS形態時為手持式,MA形態則會裝配於腹部區域,用以保護駕駛艙免受下方攻擊。 - MA-81R 光束突擊砲 ×2
安裝於背包的雙聯裝光束突擊砲,可於MS與MA形態使用,與ZGMF-X24S 卡奧斯鋼彈的浮遊砲所搭載機型相同。 - MMI-GAU1717 12.5mm 近接防禦機關砲 ×4
安裝於MA形態頭部的小口徑近接防禦火砲,用於攔截飛彈或壓制性射擊,僅於MA形態下啟用。 - MR-Q17X「鷲獅二式」(Griffon 2)光束刃 ×2
蓋亞鋼彈在MA形態下唯一可用的近戰武裝,安裝於雙翼,能高速突擊並切裂敵機。亦可用於拦截來襲武器。 - 57mm 高能量光束步槍
原為MBF-02 攻擊鋼彈‧改(動畫原版為空戰型攻擊鋼彈,HD重製版中為大鳥型攻擊鋼彈)的光束步槍。後來在蓋亞鋼彈失去原有步槍時,由其在保護永恆號作戰中使用。
特殊系統
- 重氫能束傳輸系統(Deuterion Beam Energy Transfer System)
一項可由特裝戰艦發射重氫能束為MS電池充能的新技術。由於蓋亞鋼彈遭幻痛部隊竊取,該技術在實戰中未被使用,因幻痛艦船並未搭載該系統。 - 作業系統:Generation Unrestricted Network Drive Assault Module
與其他第二世代系列機體相同,蓋亞鋼彈使用此更新型作業系統。 - 可變相位轉移裝甲(Variable Phase Shift Armor)
VPS裝甲為改良型PS裝甲,具備更高能源效率,能根據預設改變防禦力與機體色彩。安德魯·沃爾菲使用該機時的橘黃塗裝即為VPS設定改變所致。
模型介紹
這次開的是蓋亞鋼彈的沙漠老虎配色,基本上也是屬於極難找到的特殊模型了,而即便不討論模型,這台模型也僅僅是在動畫當中出現過短暫的一次,而且戰績並不算特別優秀的背景之下就已經下線了,算是一個遺憾,不過蓋亞鋼彈也是第二季的三小強機體當中唯一還保留下來的,或許可以在久遠的未來期待它有出場機會吧。
而在模型的設計上,目前觀之,無論是在MS形態還是MA形態,本身都不算令人滿意,時是屬於那種製作不如收藏的模型,MS形態上主要的缺點是左右兩側的外肩甲還有腰側的光束軍刀本身都不是很穩固,極容易掉件。
握持盾牌的部分由於也不是固定式握持,而是採用手柄式握持法,所以在穩定性上也是頗令人不適。
而在MA形態上,由於後腳的變形不完全,所以難以像拉寇或是巴庫那樣穩定的四足行走,比較接近弓身的方式進行進行變形,另外是同有光束軍刀作為核心的武器,蓋亞鋼彈的光束軍刀是位在背上,本身就是一個很不符合常理跟軍武角度的設計,比起巴庫跟拉寇在嘴上,很明顯地更危險而且近身難度更高,在很多方面上都屬於有點微妙的設計。
總之,這台模型也沒有推薦不推薦,畢竟幾沒再版,但如果想要還是可以做做看。

正面照,其實不算特別美型。

握持的盾牌。

標準的光束步槍,然後被古夫拔斷好幾次,不過從這個角度看,臉型有點像是柯博文,讓我對蓋亞鋼彈的分數加了幾分。

很像柯博文的臉型。

最後MS型態的手持光束軍刀。

MA型態,還算尚可。

跟拉寇的對照圖,拉寇更貼近橘色,蓋亞鋼彈則更偏了紅色一點。

另一個角度對比。

結束這一回合。
板件開箱

A板件-38個零件

B板件-36個零件

C板件-20個零件

D板件-19個零件

PC件-27個零件,3個廢件

貼紙-13張

標誌貼紙-2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