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日記,回到 2023 年 1 月 29 日,重溫寶貝人生中的電影初體驗,不覺令人莞爾。
一走進電影院坐定,小寶貝顯得異常興奮,懷裡緊抱著那包阿嬤給的孔雀餅乾。電影還沒開場,他就迫不及待拆開包裝,大口塞了一片進嘴裡,還貼心地遞了一片給我,我說我吃不下,他立刻皺眉、長哼一聲,硬是不准我拒絕,為了不掃他的興,我只好乖乖照辦。
餅乾吃不下了,寶貝也坐不住了,開始左顧右盼、大聲喧嘩,還問我:「電影怎麼這麼久啊?」事實上才播不到半小時。原來,他之所以願意跟我進電影院,並不是對電影有興趣,而是因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一個人吃掉整包餅乾。
其實我一開始還在猶豫該不該帶他進電影院,畢竟他年紀小、耐心有限。沒想到他牢牢記得我曾說過:「五歲可以看電影!」出門前換衣服時,還緊緊抓著那包餅乾不放,生怕忘記了。
售票員問:「要不要加購爆米花?」
寶貝立刻回:「不用,我們已經有孔雀餅乾了!」
多麼純真又樸實的一句話,讓人不禁心頭一暖。
這讓我想起第一次在姊姊大學宿舍過夜的情景。當時我正鬧彆扭,臉色很難看,姊姊卻一早起來幫我買三明治,自己則端著鍋子,坐在交誼廳角落,默默吃著冰箱裡剩下的綠豆湯。
姊姊與寶貝這對母子,雖然外表不像,個性卻同樣質樸可愛。相比之下,我早就被廣告洗腦成俗人──看電影非吃爆米花不可,早餐也非得是三明治不可。
隔天是幼稚園每週一的「假日分享時間」,寶貝一五一十地向老師與同學敘述:
「我去電影院,然後我們看《穿靴子的貓》,我們看完之後就去買東西,然後我們買寶可夢的蛋,然後我想要給阿姨的我就哭了,然後我們去吃玉米瘦肉粥,阿姨吃皮蛋瘦肉粥,然後我們回家吃蛋捲,我們還有畫畫,然後就沒有了。」
而事情的全貌是─我們說好只買寶可夢精靈球,但他在玩具店裡發現一盒手錶玩具,忽然吵著說要送給我。我好聲勸說:「阿姨不需要玩具呀,你也沒帶錢,怎麼買給我呢?」
寶貝卻堅持要給我,哭得滿頭大汗。我只好先安撫他:「好好,結帳結帳。」等他平靜下來,我悄悄把手錶放回貨架。
沒想到一走出店門,他發現我手上空空如也,又開始哭鬧、賴在地上不肯走。情急之下,我靈機一動:「我們回家寫信給聖誕老公公,請他今年送寶貝手錶,好不好?」
他立刻止住哭聲,眼睛一亮:「要用畫的!」
我順勢接話:「有道理,我們就在信上畫一只手錶,這樣聖誕老公公一看,馬上就知道要送寶貝什麼聖誕禮物了!」
由於天氣太冷,我們決定去吃一碗熱騰騰的粥。寶貝吃得滿足,又開始和我閒聊:「聖誕老公公不是變魔法,是買的!」
這孩子的情緒收放自如,真讓人哭笑不得。
時間拉回現在─我們約好這週末再一起去看《哆啦A夢:大雄的繪畫世界物語》,這將是寶貝第四次走進電影院。
從大前年的《鞋貓劍客2》、前年的《超級瑪利歐兄弟電影版》,到去年的《腦筋急轉彎2》,如今已經七歲的他,應該不會再因為電影太長而坐不住了吧?
我想他可以的,畢竟哆啦A夢是小朋友最好的朋友,就算沒有孔雀餅乾,他也會乖乖坐好,看到最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