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並肩,又各有光:一個職場小螺絲釘的個人無限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本來是在想要畫一張,我走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公司的一個圖,因為之前有看過‘’個人無限公司‘’的一本書,雖然我沒有開一間實體的公司 ,也沒有屬於自己的組織跟員工,但我需要一個可以自認為完全自主的一個名目,所以就想說畫一張這種感覺的圖案,即便沒有自己的一間公司,只是在一個公司裡面當一個小螺絲釘 ,但如果互動的每一個機會,例如自己跟同事,跟客戶,跟廠商,或者各個服務我的商家, 都可以想成自己是一個公司的經營者,也許讓相遇的人影響,或是影響相遇的人,然後 用自己選擇的自己喜歡的模式和這一切應對 。

畫一張這樣子的圖, 圖案差不多完成的時候 , 思考這一張圖的主標題,可能可以叫作‘’ 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公司 ‘’或是叫做‘’我就是我的家‘’之類的這種選項,可是後來竟然覺得這些句子讓我有種孤單的感覺,所以最後決定用 ‘’彼此並肩,又各有光‘’, 好像跟一開始的想法完全不同的標題 , 不過其中一種意涵其實也是想要用自己的選擇跟想法好好的跟身邊有緣的一切互相陪伴的意思吧。

其實這張圖是我在畫圖之前問一下GPT請他給我一些元素的建議,然後這個圖的標題也是我跟GPT詢問了之後,他眾多建議的其中一個建議,我就在今天分享這一張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質.記.作.
4會員
41內容數
也許用文字,逐字的回想, 也許用畫面,一眼就能回味, 從自己的視角出發, 點出那些生命時光裡的能量時刻...
本質.記.作.的其他內容
2025/07/18
本文記錄了作者一天中三個心得:辦公室同事分享蔬菜的感受、控制食量的掙扎,以及從廣播節目中獲得的關於童年創傷與應對方式的啟發。作者反思了人際關係的微妙、自身飲食習慣的矛盾,以及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7/18
本文記錄了作者一天中三個心得:辦公室同事分享蔬菜的感受、控制食量的掙扎,以及從廣播節目中獲得的關於童年創傷與應對方式的啟發。作者反思了人際關係的微妙、自身飲食習慣的矛盾,以及改變現狀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5/07/17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中三件小事:與同事關係的改善、收到朋友寄來的鳳梨,以及與家裡長輩相處的煩惱。作者透過文字分享生活點滴,並表達了被接納的喜悅、收到禮物時的溫馨感受,以及面對長輩冷淡回應時的困惑與無奈。
Thumbnail
2025/07/17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中三件小事:與同事關係的改善、收到朋友寄來的鳳梨,以及與家裡長輩相處的煩惱。作者透過文字分享生活點滴,並表達了被接納的喜悅、收到禮物時的溫馨感受,以及面對長輩冷淡回應時的困惑與無奈。
Thumbnail
2025/07/16
朋友因工作感到不快樂,沒有成就感、同事間缺乏交流,讓他想轉職卻又擔心適應問題與缺乏明確目標。作者分享自身也有類似經驗,並從閱讀教養書籍中得到啟發:工作雖不完美,但勝在離家近、輕鬆,不如思考如何從生活中尋求更多滿足感,補足工作上的不足。
Thumbnail
2025/07/16
朋友因工作感到不快樂,沒有成就感、同事間缺乏交流,讓他想轉職卻又擔心適應問題與缺乏明確目標。作者分享自身也有類似經驗,並從閱讀教養書籍中得到啟發:工作雖不完美,但勝在離家近、輕鬆,不如思考如何從生活中尋求更多滿足感,補足工作上的不足。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