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居然超期待進戲院看電影🎬藍色小精靈,原本我以為我會聽到小時候的旋律🎶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沒想到電影版是歌舞片x旅遊頻道,動感合作巨獻。
星期二晚上六點,我們下課衝戲院看的是中文版,我覺得可惜了歌舞熱曲安排。
尤其我每次這種動畫,轉中文歌曲安排翻譯,都會讓我超出戲。答應我,看英文版好嗎!至少,整個人一定會跟著舞曲和小美人動感起來。
小時候的藍色小精靈之歌
電影開頭熱舞曲

買票收到精美海報

太初有道
中文翻譯,一開始用了「太初有道」,來說明宇宙世界形成之際的一些定律,來解釋故事開始⋯
紅帽老爹被壞人綁了,小美人和「無名」團隊為了開始展開拯救,去了法國找「阿肯」🇫🇷,再落到outback所在地的澳洲🦘最後還去了德國🇩🇪
是不是很像去旅行🧳
小精靈到法國的時候,有拿著甜點和進時髦的夜店

落在澳洲🦘時,有個配樂就是澳洲原住民使用的「Dideridoo」樂器
在德國🇩🇪時,反派角色點了外賣,漢堡薯條當作正餐,小美人超愛薯條🍟還嗑光😙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動畫裡面連用餐這種小細節,都讓我會心一笑。

電影很精彩
以動畫來說,我覺得整個安排節奏分明,整個戲院因為當場次只有觀眾,我們母子二人,所以我可以放心的當作旅遊頻道來跟兒子介紹風俗民情。
尤其從「動畫」精靈村,去到「真實」世界時的視覺轉換,很吸引我的眼球。
我的小孩最喜歡的是熱鬧的「歌舞」部分和「阿榮」這個新創角色。
中文給「阿榮」的起名,還真符合電影最終光榮和平✌️
我當然最喜歡「No name 」(無名):「別讓任何人定義你」,最終他也找到自己所適合的位份,和才華,等於尋找到個人命定意義。
小美人的部分,就不好暴雷,她是女主角,也是全劇核心人物,所表達的女力崛起,無所遁形。
許多角色和新創角色,和媽媽小時候的藍色小精靈卡通很不一樣;剛開始覺得小美人講話太成熟,不過劇情節奏,不會讓人分神的,推推。
以下來自維基百科的消息
《藍色小精靈》(法語:Les Schtroumpfs,荷蘭語:De Smurfen,英語:The Smurfs),是1958年由比利時漫畫家沛優及其夫人共同創作的一部漫畫[1]。描寫一群生活在大森林中,戴著白色小帽子的藍色精靈的故事。共48本漫畫,還有8本特集,在臺灣為啟思文化發行的《卡通俱樂部》半月刊(第25本到第48本改為月刊)。



西澳矮人村
據說原本是有戶人家,搬走留下花園小矮人,接著就越來越多人把各種花園裝飾留在這個地方,就形成這個景點。


旅行總是充滿新鮮事
有一次,我和我親妹,在澳洲布里斯本搭車去某個野生動物園,進園之後,我覺得我們兩位外來種,比較像野生動物!
就在那一回合,我遇到一群熱情的無尾熊🐨
才知道,牠們清醒的時候,落跑速度也是輸人不輸陣!
逛完之後,出了園!
原來公車🚌要很久很久很久,霹靂無敵久才會有一台!
我跟我妹說:「就躺在路邊吧!會比在森林裡,安全很多」

啟程或進電影院吧
旅行叫我們勇敢,看遍不同風景,有時還能認識自己或者別人;電影讓我們享有宇宙多重空間旅程,回味和檢視人生。
但是,我們也可不用多想,就享受娛樂好時光。
夏天的電影院🎦爆炸冷,請記得帶外套。容易睡著的人,帶個旅行頸枕才好睡ㄟ。
後記:
我們進戲院看兩次,第二次是沒辦法,去的戲院只有中文可以選擇;快速被減掉場次,應該是沒有很賣座。
但是兒子太喜歡👍叫我一定要再帶他看一次;週末進戲院,只有我們母子檔和一位一直笑的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