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說到,姜子牙完成金台拜將,眾門人各自向師傅詢問此去吉凶。
道德真君是告訴黃天化一句偈語,那就是...:「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金雞頭上看,蜂擁便知機。止得功為首,千載姓名題。若不知時務,防身有難危。」說完,黃天化是謝謝師尊。不過,這一大串的偈語,說句實話,他根本沒在記,也或許記不得。另外,土行孫也問懼留孫。懼留孫也是一樣,留給了土行孫一句偈語:「地行道術既能通,莫為貪嗔錯用功。攛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獸帶衣紅。」就這樣,眾道友們在祝賀完姜子牙金台拜將,以及告訴完自己的徒弟將後的運途之後,大家各自返回自己的洞府。 招待完師尊及諸位道友之後,姜子牙前來拜見武王,除了表達感謝知遇之恩外。最重要的是,要來尊請武王準備御駕親征。武王一聽,他回覆姜子牙說:「沒問題,相父決定好何時出兵了嗎?」姜子牙回說:「待老臣操演完畢後,我會選擇吉日,再來請大王您起駕起程。」隔天,姜子牙來到軍隊的教場,在完成了部隊的校閱之後,他心裡想:「六十萬大軍可不是個小數。看來,我需要用四個先行來幫助我。」於是他傳命軍政司:「令南宮適、武吉、哪吒、黃天化上臺,讓四人抽籤。並按這抽籤結果依據左、右、前、後任命四人為先行大將。」結果,黃天化在前;南宮適在左;武吉在右;而哪吒則是在後。四人接過將軍印信,並喝了酒,謝過姜元帥。接著,姜子牙又命楊戩、土行孫以及鄭倫也抽籤,輪值負責三軍督糧官。一樣,在確定了按楊戩、土行孫以及鄭倫的督梁順序之後,他也交付印信給三人,並與三人對飲。再接著,姜子牙開始按照黃飛虎、黃飛彪...等一一唱名點將。點完名之後,姜子牙開始向大家講解他的行軍佈陣之法。這陣法一共有十一,分別是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三山月兒陣、四門斗底陣、五虎巴山陣、六甲迷魂陣、七縱七擒陣、八卦陰陽子母陣、九宮八卦陣、十代明王陣以及最後天地三才陣。說明完之後,他是命黃飛虎、鄧九公以及洪錦三人下台,去領軍操演一字長蛇陣。三人帶兵有年,對於操演陣法,應該難不倒他們。不過,意外發生了。當姜子牙突然將一字長蛇陣變更成為六甲迷魂陣後,這整個陣行可以說是大亂。見到此,姜子牙令三人,務必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要將各陣法及陣法之間的變動給練熟,不能再出現今天這種狀況。就這樣,等一切準備好了之後,姜子牙前來向武王稟報說:「大王,人馬軍糧皆已齊備,臣請大王東行。」武王問:「相父,國內之事您建議交與何人代理?」姜子牙回答:「上大夫散宜生可以委此大任。」接著武王又問:「那若有外事,也就是發生戰爭呢?」姜子牙回答:「老將軍黃滾歷練老成,可以任軍國重務。」武王聽完說:「好!相父安排得好。我們就準備出發吧!」退朝之後,武王入內宮見太姬跟她說:「母后:我要與相父姜尚會諸侯於孟津,孩兒一進五關,觀政於商,即便回來,不敢有違父親的教誨。」太姬聽完點點頭回覆說:「姜丞相此行,決無差失。你可以放心地依相父指揮安排。」就這樣,太姬替武王餞行,而武王也準備出發。 隔天,在武王及姜子牙的帶領下,西岐六十萬雄師浩浩蕩蕩出城。一行人過了燕山,正朝首陽山前進。這時見到前方有伯夷、叔齊二人,穿著簡陋地站立中途阻住大軍喊到:「你們是去哪裏去的人馬?我想要與你主將說話。」士兵見狀後,是立刻向中軍回報說:「啟稟元帥,有二位看似道人的人,想要與千歲及元帥說話。」姜子牙一聽,他請武王與他一同上前。見到兩人前來,伯夷、叔齊同時鞠躬說到:「千歲與子牙公,有禮了。」而武王與姜子牙則是欠身回答說:「抱歉,因為甲冑在身,不能下馬。還請問二位攔下我們,有什麼事想要指教的嗎?」聽到這,兩人同時問說:「今日主公與元帥起兵要往何處去?」姜子牙說:「紂王無道,逆天行事,殘虐萬民,我們今天是要去孟津大會諸侯共商大事。」伯夷、叔齊回覆說:「我聽說『兒子不數落父親的過錯,而臣子也不該彰揚國君的惡行』。做臣子的,應該是用道德來規勸國君,怎麼會興兵來以下犯上。今天紂王,是你們的國君,縱使有不對之處,你們也應該是盡全力勸諫啊。」說完,只見武王在馬上是一語不發。而姜子牙則是回答說:「二位說的固然有理,但目前天下百姓已經陷於水、火之中。民怨的沸騰,可以說是無人不知。我們今天所行之事,皆是按照天意而行。若不順天,反而有罪。」眼看姜子牙及他左右的將士們,對於前往孟津是勢在必行了。伯夷、叔齊二人索性跪在馬前,並拉著馬繩說:「我們倆受先王之恩,不能不盡忠。也希望武王您能三思,以免遺下惡名,遭後世臭罵。」一旁眾將見這兩人死纏爛打,是氣得想將這兩人給殺了。不過,姜子牙是立刻阻止大家說到:「不可以。這兩人乃天下忠義之士,。將這二人扶到一旁,不影響我們進兵即可。」說完,姜子牙等人並未因伯夷、叔齊的一番話而停下,西岐大軍依舊繼續前進。之後,據說伯夷、叔齊遁入首陽山,他們在聽到周滅了商之後,因為覺得吃周朝的飯很羞恥,所以選擇餓死。雖然有人歌頌此事,但也有人不以為然。不過,這都是之後的事了。 不久之後,姜子牙的大軍來到了金雞嶺。這士兵前來回報說:「啟稟元帥:前方有一枝人馬,打著兩杆大紅旗,並駐紮在嶺上,阻擋我大軍前進的路線,還請元帥定奪。」姜子牙一聽,傳令:「安下行營,並派人去打聽一下是那裏的人馬在此處阻擋我大軍前進?」話還沒說完,已經有士兵來報告說:「有一將前來請戰。」聽到這,姜子牙問在場眾將:「有誰願意出陣去走這一遭?」一旁左哨先行南宮適上前答應說:「末將願往。」姜子牙點點頭說:「好!不過這趟是我們出兵以來的第一仗,將軍務必小心。」南宮適領令上馬後,出陣迎敵。在見到對方的來將之後,南宮適問:「你叫什麼名字?還有你這是哪裏的無名之兵,竟敢阻止我西岐大軍?」對方一聽回話說:「我叫魏賁,你是誰?你們要去哪?」南宮適回答他說:「我南宮適,今天隨我們元帥奉天征討成湯,你竟敢擋路。」說完,他大喝一聲,舞刀直接來戰魏賁。就這樣,兩人刀鎗併舉,戰有三十回合。但沒想到,南宮適竟然不敵魏賁,被他殺得是汗流脊背,他心想:「糟,才剛剛出兵至此,就遇這員大將,要是我敗回大營,元帥一定會處罰我的。這...。」別想太多了,因為這才剛一分神的他,一個沒注意已經被魏賁大喝一聲,給生擒過去。魏賁說:「我沒打算要傷你,你快請姜元帥出來相見。」接著,他把南宮適放回營去。南宮適回到營中,都還沒報告。姜子牙已經氣得大罵他說:「六十萬大軍出征,你是左哨首領官,結果第一仗就吃了敗仗,挫了我軍鋒芒,你怎麼還敢回來見我?」接著他大喝一聲:「左右來人,給我將南宮適綁出轅門斬了!」這在陣外的魏賁,見要斬南宮適,他是趕緊在馬上大叫:「刀下留人!只請姜元帥相見,我有機密相告!」聽到有機密,軍政官不敢怠慢,趕進進入中軍回報姜子牙。姜子牙一聽,生氣的他是決定。好,我就出去會會這人。出陣之後姜子牙問:「你是誰?找我什麼事?」魏賁見姜子牙威儀整齊,兵甲鮮明,知其西岐必將興盛,於是他立刻滾鞍下馬,拜伏道旁說到:「末將聞元帥天兵伐紂,特來麾下,欲效犬馬之勞。前因未見元帥,不敢擅入。若有冒犯,尚請元帥見諒。」
姜子牙一聽,來投誠的,那好。於是要魏賁隨他進入營中。來到中軍,魏賁再次拜倒在地說:「末將自幼學習鎗馬,但未得其主,今逢明君與元帥,相信將不負末將多年苦練的這一身本領。」聽完,姜子牙大喜。接著,魏賁趕緊替南宮適求情。姜子牙回他說:「沒事!南宮將軍剛剛雖然失利,但卻得到魏將軍,這反是而是好兆頭。來呀!去將南宮將軍放來。」南宮適回到帳上,先是謝過姜子牙的不殺之恩。接著,姜子牙告訴他說:「你乃周室元老,身為首領,但初陣不利,理當該斬;好在魏賁歸降,這是先凶後吉之兆。所以我就不追究你的過錯了。不過,雖然這麼說。但,你要將左哨先行的印信交與魏賁,你則改為隨營待命,明白了嗎?」就這樣,在魏賁替換南宮適的位置後,大軍繼續向前。 正當西岐大軍朝五關前進的同時,另一頭,汜水關總兵韓榮已經收到姜子牙三月十五日金臺拜將以及洪錦歸降周室的消息。於是,他是趕緊飛報朝歌城。朝歌城中的微子,在看到韓榮的奏章之後,他是立刻轉報紂王。聽到周室由守轉攻,這紂王也開始擔心了起來。他問大臣們:「你們覺得有誰可以擔任討伐西岐叛軍的任務?」這話還沒說完,一旁的中大夫飛廉,上前說到:「姜尚是崑崙山的道士,並非一班用兵之人可以對付。故微臣建議,可起啟用孔宣為將。因為孔宣擅長五行道術,相信他必定能叛軍手到擒來。」紂王一聽:「有道理,好,本王准奏,命三山關孔宣前往討伐西岐。」孔宣在收到命令之後,他是連夜下營,整點十萬兵馬,即刻離了三山關,兼程趕往汜水關。來到汜水關後,已有探馬回報:「汜水關韓榮來接元帥。」孔宣一聽,他是立刻命人將韓榮請進來。見到韓榮,兩人相互行禮之後。韓榮告訴他說:「元帥您來晚了。」孔宣一聽,他問:「為什麼這麼說?」韓榮回答:「因為姜子牙,已率人馬出西岐,正前往我五關而來。」孔宣聽完笑著說:「哼!這姜尚能有多大的本領!我這次一定要將這幫反賊給全部緝拿回朝歌。」接著他要韓榮下令:「速速開關。」他要帶上他的十萬精兵,直接前往西岐迎戰姜子牙。孔宣離開汜水關後,才不到一天,雙方的大軍已經在金雞嶺相遇。聽到探馬回報:「周兵已在金雞嶺下駐紮。」孔宣是下令:「那我們就將大軍駐紮在金雞嶺上,以阻止周兵前進。這孔宣究竟有什麼本領?
而這故事又會如何的發展呢?
我們要到下次,才能告訴各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