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資標普500指數 VS IUL VS 萬用壽險:你應該選哪一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理財與退休規劃的世界裡,標普500指數(S&P 500)長期以來被視為穩健且有效的資產增值工具。不過,隨著理財工具百花齊放,一種叫做「IUL」的保險商品,也經常被推薦為可對標標普500、同時具保底收益的替代方案。甚至,市面上還出現了「不含壽險保障的IUL對標」設計,聲稱能以更低成本達到類似效果。那麼,這些方案之間到底有什麼差異?哪一種更適合你?我們來拆解一下。


標普500:長期投資的經典選擇


標普500指數代表了美國市值最大的500間公司,涵蓋科技、醫療、金融、消費品等多個產業。這個指數本身並不是一項可以直接購買的產品,但我們可以透過像SPY、VOO等ETF進行投資。


長期來看,標普500的年化報酬率平均約落在7%至10%之間(視時間區間與通膨調整而定)。這意味著,如果你有足夠長的投資年期,標普500可以讓你的資產複利成長,越滾越大。


不過,它的缺點也很明顯:短期波動劇烈。像2008年金融海嘯或2020年疫情初期,投資人可能經歷30%以上的下跌。如果你沒辦法承受這種心理壓力,或是在錯的時間點需要用錢,那麼風險確實不容小覷。

IUL:用保單參與市場的間接方式


IUL,全名是「指數型萬能壽險」,本質是壽險產品,但它的現金價值部分會根據某些市場指數(通常是S&P 500)來計算回報。這種設計很吸引人,因為它通常會提供一個「保底利率」,例如0%,即便市場大跌,你的帳面現金價值不會縮水。同時,它也會設一個「收益上限」,例如8%或10%,就算S&P 500漲了20%,你最多只能拿到這個上限。


簡單來說,IUL是在用保底保障換取報酬的上限。對風險極度保守的族群來說,這樣的結構能帶來心理安定感。但要注意,IUL的費用結構複雜且偏高,前幾年現金價值的成長可能非常緩慢,因為很大一部分的資金被用來支付壽險成本與保險公司內部管理費用。

對標標普500的萬用壽險:穩健參與市場的現代資產配置工具


近年來,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尋找一種能夠參與市場成長、同時兼顧資產保全與風險控管的資產配置方式。對標標普500的萬用壽險產品,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興起的一種創新型保險資產工具。

雖然它掛鉤於市場指數如S&P 500,但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高成本壽險或複雜結構商品。它的本質,是一種以保險架構為載體的投資策略,專為追求穩健報酬、風險控制與稅務規劃的資產配置者而設計。


穩健參與市場,不需承擔全部風險

相較於直接投資標普500 ETF,這類萬用壽險產品通常設有明確的保底利率(如0%),意味著即使市場大幅下跌,帳面價值也不會受損。而在市場表現良好時,雖然設有收益上限,例如每年最多8%~12%的參與報酬,但這樣的報酬水準對許多保守型投資人而言,已經足夠穩健並具吸引力。


這樣的結構,本質是以部分上行報酬,交換對下跌風險的防禦能力,適合那些希望參與市場但又無法承受劇烈波動的人群,特別是進入退休規劃階段、或資產保全需求強烈的族群。

更合理的費用結構與透明設計


傳統IUL產品常因高成本與前期現金價值低而備受詬病,但現代對標指數的萬用壽險已大幅優化設計,將壽險保障功能降到極低甚至幾乎可忽略,使更多資金專注於資產增值。這樣的設計,不僅提高了現金價值累積效率,也讓整體報酬更加接近市場。


此外,這類產品的運作方式通常採用外掛選擇權策略(如Call Spread)來模擬市場參與,不涉及直接持股,也不必承擔波動性或交易風險。整體收益透明、可預測,對於不熟悉股市或不希望自行管理投資的客戶而言,是非常友善的設計。

結合稅務規劃與資產傳承優勢


萬用壽險的保險架構,使它在資產傳承上具備天然的優勢。即使該產品主要功能是資產增值,其本質仍為保險契約,因此具備以下好處:

受益人指定明確,資產不需經過遺產認定流程

身故給付免所得稅(多數地區適用,具法律依據)

可做為合法避稅與資產移轉工具


這點正是單純持有標普500 ETF無法提供的:ETF屬於遺產資產,需依法清算、報稅、過戶,過程繁複且可能衍生遺產爭議。而保險給付則能即時撥付給家人,保障家庭財務安全。

適合的不是激進者,而是成熟配置者


當然,對標標普500的萬用壽險不是為了取代高風險投資,也不是為了追求極致報酬而設計。它是為了重視以下幾點的人所打造的

重視資產安全與下檔保護

希望有穩定收益且可預測回報

在意稅務規劃與資產傳承安排

不希望承擔市場劇烈波動但仍想參與成長


它的角色,更像是一個穩定的財務地基,是在波動世界中為資產建立的安全緩衝區。而對於退休前的資產轉型、保守型配置、或高淨值人士的保全安排,更顯其價值。

結語:不是替代,而是補足


直接持有標普500是一種市場參與方式,強調報酬潛力與長期成長;而透過對標指數的萬用壽險,則是一種風控為先、整合財務與保障功能的穩健策略。


兩者並非非此即彼,而是互補選項。在現代財務規劃中,真正的高手,往往不是只追報酬,而是能夠在市場上漲時參與,在市場下跌時保全,並在任何情況下,為家人與未來留下一筆有序可轉移的財富。


對標指數的萬用壽險,正是這樣一種兼具風險管理、資產成長與傳承效率的現代解方。

M.

M&P 傳承誌主筆

Mind & Purpose in Every Pl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P傳承誌
1會員
65內容數
歡迎來到《MP 傳承誌》 這裡是由 M 主筆的內容計劃,我們記錄每一場關於保險、家族資產與傳承設計的真實對話。 在每一個規劃裡,我們相信:不只是數字,更是「心意與目的」的設計。 Mind & Purpose in Every Plan. ——— Generations by Design
M&P傳承誌的其他內容
2025/07/23
當父母希望協助子女購屋或籌備婚事,常會進行金錢或不動產的贈與。然而,若處理不當,原本作為子女個人財產的贈與,極可能在婚後變成「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甚至在離婚時須分給配偶一半。這類糾紛在實務中屢見不鮮,因此提早釐清父母贈與與婚姻財產的法律界線,對保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 一、父母贈與子女財產
2025/07/23
當父母希望協助子女購屋或籌備婚事,常會進行金錢或不動產的贈與。然而,若處理不當,原本作為子女個人財產的贈與,極可能在婚後變成「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甚至在離婚時須分給配偶一半。這類糾紛在實務中屢見不鮮,因此提早釐清父母贈與與婚姻財產的法律界線,對保護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 一、父母贈與子女財產
2025/07/23
• 資產的性質不僅與時間(婚前/婚後)有關,更與「資金來源」、「是否混同使用」、「是否有書面證明」密切相關。 • 父母贈與、婚前購置財產、婚後增值與共同使用,都是常見爭議點。 • 透過妥善規劃,如婚前協議、公證、清楚資產管理與紀錄,可有效保護個人權益。
2025/07/23
• 資產的性質不僅與時間(婚前/婚後)有關,更與「資金來源」、「是否混同使用」、「是否有書面證明」密切相關。 • 父母贈與、婚前購置財產、婚後增值與共同使用,都是常見爭議點。 • 透過妥善規劃,如婚前協議、公證、清楚資產管理與紀錄,可有效保護個人權益。
2025/07/23
在香港購買儲蓄型保單(尤其是分紅儲蓄計劃)時,若投保人是成年人,保單申請表中「持有人」與「受保人」的欄位幾乎都會填寫同一個人。這種設定看似理所當然,卻有著非常關鍵的法律與財產傳承考量。
2025/07/23
在香港購買儲蓄型保單(尤其是分紅儲蓄計劃)時,若投保人是成年人,保單申請表中「持有人」與「受保人」的欄位幾乎都會填寫同一個人。這種設定看似理所當然,卻有著非常關鍵的法律與財產傳承考量。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