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又愛又恨的冥王星
談到冥王星,我真的對它又愛又恨。
我愛它重生時所綻放的光明,也害怕它毀滅時毫不留情的絕決。
我在看星象的時候,其實經常帶著自己的期許在觀察。很多時候,我潛意識裡隱約感覺事情可能會不如我的預期,但我還是會努力尋找各種彎彎繞繞的解釋方式,試圖說服自己「沒那麼糟」;然而,現實最後的發展,往往還是印證了星象的軌跡,而非我的盼望。
冥王星自2023年3月24日以來,總共三度進入水瓶座,直到2024年11月20日才正式停留。
我其實已經知道,它將會對民主與集權之間的拉鋸帶來激烈衝擊,因為水瓶座是最重視人權、自由與獨立思考的星座。
但當時我內心深處是有其他擔憂的,我擔心的不是民主、集權之間的衝突,而是他的順序⋯
「冥王來到水瓶座,該不會是優先清理、毀滅民主,然後再重建吧?」
到了現在,我才驚覺我的想法根本錯了,而且錯得離譜。我直覺的認為民主是對的,集權是錯的。
但對宇宙來說,「民主」與「集權」根本不是重點。那些是人類為了組織社會而創造出來的制度工具,宇宙關心的,不是制度形式,而是「人本身的權利是否被看見與尊重」。
因為就算是在民主國家,一樣有企業老闆、政治人物擁有不對等的特權;而在集權國家裡,也有人正在努力推動公平制度、為人民爭取機會與保障。
所以正義,不是制度決定的,而是人心決定的。
每個人、每個組織做出什麼選擇,才真正影響了人權的守護與踐踏。
冥王水瓶下的右派崛起
近一年多來,我觀察到世界各國的右派力量迅速崛起,不管是美國、歐洲、日本,甚至一些看似穩定的國家,右派都開始主導輿論與國會。
這些右派崛起的背後,有幾個鮮明主張:
1. 反移民、排外
2. 反政治正確
3. 反社會主義與反精英主義
4. 支持本國優先政策
5. 反全球化
乍看之下,這些主張似乎哪裡怪怪的,但如果深度去探討、用水瓶座的角度去看,其實全都與「去中心化、獨立自主、尊重個體差異」有關。
只是,這股改革能量一旦由冥王星啟動,往往是暴力的。
五大右派觀點的深層解讀
1. 反移民、排外
這最初源自對資源分配的焦慮,例如:移民可能會稀釋社會福利、搶佔職缺與醫療資源。
但發展到後來,包含治安問題、文化衝突、外國勢力滲透進國家重要機構等議題也被加入其中。
背後潛藏的是一種「我的生存被威脅」的恐懼,而這種恐懼並不是虛構的。
2. 反政治正確
當某些族群(如黑人、LGBTQ)受到高度關注、保護時,也有人開始質疑:
那我們的聲音呢?誰來守護我們的言論自由?
當一個人只是說了一句無心的話,就可能遭到出征甚至肉搜,這不也是一種對人權的壓迫嗎?
所以反政治正確的聲音,其實也是在爭取「我們也該有話語權」的平等。
3. 反社會主義與反精英主義
這反映的是對「政府干預太多」的不信任。
為什麼我們的稅金要去補貼不願努力的人或企業?
為什麼我們不能為自己負責,而要交由體制來決定資源分配?
而反精英主義,則是對學者、政客、財團等等「精英」的質疑。
例如他們常常大聲疾呼要環保,自己卻坐著私人飛機到處跑;說要公平,卻永遠站在擁有特權的那一邊。
這其實是對虛偽的道德標準、對「偽正義」的反彈。
4. 本國優先政策
這幾年川普的「美國優先」就是最佳範例。
這是一種來自基層的吶喊:「我們自己都快餓死了,還管別人的死活?」
曾經美國援助了許多國家,但最後的結果卻是:
他們未必真的改善了,我們卻背了一屁股債。這,不公平。
所以,右派強調的是:先顧好自己,剩下的以後再說。
5. 反全球化
這可說是前四項的總和。
它反對的不是「國際合作」,而是反對一個被跨國財團、跨國組織、菁英圈掌控的世界。
當我們的工作、文化、政策都由「外部力量」操控,那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冥王水瓶的訊息:毀滅秩序,重建人權
冥王水瓶帶來的,絕不只是表面的社會制度面的對立,是革命。
它真正想提醒的,是:即使我們活在自由社會,也未必真的平等;即使我們擁有投票權,也未必真正擁有選擇權。
它正在幫我們清理舊有的假象,重新定義「人權」的本質。
冥王水瓶的改革是劇烈的,但它最終指向的,是「每個人都該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最終理想:烏托邦的世界
當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負責,不再依附、不再傷害、不再期待救世主;
當每個國家都能為自己的人民奮鬥,尊重他國的選擇與文化,
那麼未來的世界,或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 彼此獨立卻互不侵犯的烏托邦。
合作時真誠合作,分離時和平分離。
不再有霸權,不再有附庸,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太陽。
屆時我們就完成了烏托邦的世界。
你問我這可能嗎?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天上的星星們都正在推動我們往那個方向前進。
而你我,正好活在這個見證時代的浪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