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全新編製的投機交易指標(Speculative Trading Indicator)大幅上升,目前的水位僅次於 1998–2001 年與 2020–2021 年的峰值水準。高盛的指標編製方式:
• 找出以下三者的交易量比重:[1] 虧損股、[2]低價股(penny stocks)、[3] EV/Sales > 10x 的股
• 將其月度變動取第一主成分(PCA)並標準化;
投機交易指標的上升反映了市場風險偏好增加的其他跡象:
• 買權佔總選擇權交易量的 61%,為2021 年以來的最高占比。
• IPO首日報酬大幅跳升。
• 2025 年第 2 季 SPAC 發行金額達 90 億美元,為 2022 年第 1 季以來新高。
• 零售投資人偏好股(高盛有自編的對應指數)自 4 月初以來上漲 50%。
但是這代表市場要跌了嗎? 高盛給了回測結果:
• 投機交易大幅上升通常伴隨 S&P 500 在其後 3、6、12 個月內報酬高於平均水準,但 24 個月後報酬往往轉弱。(編按:24個月之後也太久了)

圖:高盛投機交易指標,雖然僅次於2000年和2021年,但高度其實跟當時差很多嘛
註:為什麼使用EV/sales作為衡量標準之一?
EV/sales=企業價值/營收,企業價值=市值+負債-現金,常用來衡量高成長股,特別是還沒賺錢的公司,因為尚未獲利,使得常用的P/E或EV/EBITDA等指標無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