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印尼的第二週,我仍住在市區一家連鎖飯店。這樣的選擇看似奢侈,但相對台灣物價而言,飯店的價格遠比台北便宜,兩千台幣一晚,就能住進舒適的房間、每日打掃與 24 小時櫃檯,原本打算就這樣在飯店安穩度過接下來的兩個月,至少早晚出入都有人看顧安全。對初來乍到的我來說,這樣的「過渡空間」有種必要的安全感。
但生活總是充滿意外的轉折~
每天早上,我用 Grab(印尼版 Uber)叫車上班,車程大約十五分鐘。我很愛往車窗外東張西望,觀察這一路上的風景。前幾天,我看到路邊一棟外觀新穎的建築,建築立面上有個可愛的標誌:是一間小屋的圖案,寫著「OMA KOST」。OMA 是對奶奶的稱呼我猜得出來,但 KOST 是什麼?

Oma Kost 的標示
一到辦公室我立刻查了資料,這一查,意外為我開啟了理解印尼都市生活的另一扇窗。
Kost(發音近似「扣司」),在印尼是都市青年租屋的代名詞。大致可以理解為台灣的「分租套房」,主要服務於學生族群與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跟台灣年輕人一樣,對多數印尼年輕人來說,離開原生家庭、住進 kost ,是人生首次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這樣的居住型態,在印尼遍布各大城市,尤其靠近大學與工業區。Kost 通常是特別一整棟蓋來做出租套房的,有別於我們在台灣常見那種把透天厝或公寓改裝的分租格局,從外觀看,一棟典型的 kost 會像是一間小型簡單的旅館,通常有鐵門管制出入口,樓層清楚、門上有房號,有些甚至配有櫃檯或管理人員;內部空間則視租金條件提供不同配置。
Kost 房間配置相當簡約:一張床、一張書桌、一個衣櫥,構成了基本的生活單位。租金水準決定了居住品質的高低,若預算充裕,可以享有冷氣設備帶來的舒適;預算有限的話,則只能依賴電風扇度過炎熱的熱帶夜晚。較高的租金還可以換取專用衛浴設備、訪客來訪的自由度,甚至是飼養寵物的彈性空間。相對地,最經濟平價的 kost 往往伴隨著更多的限制與不便。
這裡是一個微型社會,由房東制定這個社區的規則,有些 kost 嚴格禁止異性訪客,並設有門禁時間。我查了一些文章提到,雖然 kost 為青年提供了脫離原生家庭的機會,但這種自由卻伴隨著顯著的空間侷限。房間狹小、隔音效果不佳,公共空間如屋頂、走廊往往缺乏設計巧思,基本生活設施也相對簡陋。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居住環境往往缺乏促進社交互動的條件,租客關係多半停留在點頭之交的層次。
從居住權保障的角度來看, kost 雖然在經濟上相對實惠,但安全性與法律保障卻極其薄弱。這種情況與台灣青年租屋時面臨的困境形成了跨國的呼應,甚至更加嚴重:無正式契約、押金不退、房東任意調漲房租等問題。但儘管成本較高且居住條件有限,仍有許多印尼年輕人選擇在 kost 中獨立生活,踏出獨立生活第一步。

Kost 租屋網站
理解了 kost 的文化意義後,我開始在各種租屋網站與app上搜尋可能的選項。同事們善意地提醒我,一般的 kost 居住條件都不太理想,有些沒有冷氣、環境簡陋,而且房東看到外國人面孔上門,很可能會哄抬價格。這些提醒讓我更加謹慎,但也更加好奇這種生活方式的真實樣貌。
一個小時的搜尋後,我在 Instagram 上發現了一棟新蓋好的 kost 的廣告。影片中的建築外觀整潔,房間佈置簡約但舒適,公共區域也維護得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地點很棒,距離我們辦公室僅步行十分鐘,這代表我可以告別每日的Grab通勤(雖然不貴,但有損我的客家氣質)。我幾乎是毫不猶豫,立刻透過 WhatsApp 向房東詢問租金。
房東(或是管理員?)的回覆很快,還回傳房間照片、影片,租金也在合理範圍內。我隨即詢問是否能當天看屋,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便約定了下午五點前往查看。
從辦公室沿著大馬路走向 kost 的路上,兩側是各式商家,轉進小巷後依然熱鬧,餐車攤販沿途擺設,空氣中飄散著各種香料的氣味(但我還不敢吃)。同事後來告訴我,這裡傍晚就是當地居民外帶晚餐的小型夜市,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房東(或管理員)是一對中年夫婦,雖然他們幾乎不會說英文,但態度非常親切熱情。他們驚訝表示,很少有外國人專程來到這樣的小城市尋找租屋,這份意外讓整個交涉過程更加新奇。他們仔細地帶我參觀每個角落,實際環境如影片所示:公共空間乾淨整潔,設有飲水機與垃圾蒐集區,共享廚房可供租客自由使用,這讓我想到帶來的泡麵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參觀過程中,這對夫婦與現有租客們的熱情招呼互動,讓我比較放心這不是什麼詐騙陷阱。在同事的提醒下,我還詢問了水電費用是否包含在租金內,以及是否僅限女性住客等重要細節。他們說這裡很安全,有 24 小時 CCTV ,門禁也嚴格禁止男性進入。
當我將實地拍攝的照片傳給同事們時,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我如果滿意就直接承租。於是我當場口頭答應了房東,拜託他把房間留給台灣來的好房客,並走回辦公室後在同事的協助之下匯了訂金與第一個月的租金。我們約定下週二交付鑰匙,下週三我就要正式從飯店退房,開始我的 kost 生活體驗了。
好意外一個在 Grab 車窗外閃過的可愛標誌,竟然讓我從豪華飯店,即將退房入住道地的 kost 小房間。這段過程從發現、聯絡到看屋,不過短短幾個小時,雖然也代表即將失去每日房務清潔服務、 24 小時櫃檯,有點緊張又興奮,但也沒有什麼比住進當地年輕人的生活圈,更能理解一個城市的真實樣貌吧?就連我同事都說:「怎麼會是你這個外國人找到這麼好的房?」下週開始,在這個我還無法講出正確地址的地方,我就不是觀光客,而是 solo 的新住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