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始了嗎
(琳的視角)
他追蹤我的那天,我記得很清楚。
情人節,晚上七點半,我剛洗完澡,穿著睡衣窩在書桌前寫國文課的讀書心得。
手機螢幕亮了一下,是陌生帳號傳來的訊息:
「情人節快樂。
剛才看到妳的樣子,讓我突然想拍一組青春照片。
妳很合適。」
我盯著那行字看了很久,心跳忽然快了一拍。
然後我滑進他的頁面。
他是攝影師,作品風格明亮、真實、乾淨。
照片裡的他笑得自然,沒有過度修圖或自拍角度,
只是站在光裡,就讓人一眼看見他是主角。
他的朋友很多,看起來外向、活潑,
但訊息裡的語氣,比我想像中溫柔。
我沒有立刻回,故意等了一小時,才慢慢打了一句:
「原來青春片的開場戲是我蹲在花圃捧蝴蝶。」
他很快回我:
「那畫面真的很好看,妳很上鏡。」
我沒笑出聲,但指尖有點發熱。
從那天開始,我們開始聊天。
他不常講甜話,但回訊息很穩,也不會突然消失。
有時早上我還沒起床,就已經收到他的訊息了:
「今天好像會下雨,記得帶傘。」
「我昨天去翻了妳說的那篇作文,真的寫得很不錯。」
他是那種講話會讓人放鬆的人,不黏,但總是在。
有一次我說我不喜歡吃薑,他過幾天傳了一張照片給我,
是他點了一碗湯,旁邊擺著一塊被挑出來的薑。
「今天差點被陰,還好有記得妳不喜歡。」
我回:「你這樣很細節控欸。」
他回:「對喜歡的事物本來就會記得多一點。」
我們的對話不明說,但每天都在升溫。
曖昧像熱水慢慢滲進棉被,不燙,但讓人睡不著。
某天晚上,我們在聊攝影。
他說最近在拍城市夜景,有個山上的角度可以拍到整條光帶延伸進河堤,
說如果天氣不錯,就想再去一次。
我說:「我還沒看過夜景耶。」
他隔了一下才回我:
「那我帶妳去看。」
我們約了那週五晚上。
我說我補習到七點半,他說沒關係,他在附近等我下課。
我記得那天我很緊張。
第一次不是穿制服,而是淺綠色針織上衣配短裙,噴了第一次擦的香水。
我走出補習班時,他正靠在車旁等我。
黑色轎車乾乾淨淨,停在路邊,他穿著深藍襯衫,遠遠就看得出來——
他不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男生。
他幫我開了副駕的門:「先上車,裡面有水。」
我們先去吃了他推薦的小吃店。
他幫我點餐時特別提醒店員:「那個薑幫我挑掉。」
我一邊笑一邊看他,他只是聳聳肩:「我記得啊。」
晚餐後,我們開車上山。
車裡放著他選的播放清單,是一些我沒聽過但很好聽的歌。
窗外是微涼的二月夜,車裡暖氣不高不低剛剛好。
我們沒有講太多話,只有偶爾他會在紅燈時轉過頭看我,
然後很自然地笑一下,像是確認我還在。
到了山上,風有點大,我縮著脖子下車。
他看我抖了一下,立刻打開後車廂拿出一件薄外套披在我肩上。
「冷就說,妳現在是我帶出來的,不能感冒。」
我沒回話,只是低頭笑了笑。
夜景真的很漂亮,城市的燈火鋪在遠山腳下,像某種會呼吸的光。
他一邊架好腳架,一邊轉頭問我:「要不要拍一張?」
我猶豫了一下:「我不太會拍照。」
他說:「沒差,我會抓妳最好看的角度。」
我就站在欄杆邊,看著那片光海,他在背後拍下了那張照片。
回到家門口時,他把車停在樓下,我解開安全帶,準備打開車門時,他突然出聲:
「等一下。」
我轉頭看他,他沒有馬上說話,眼神很安靜,像藏著什麼話沒說出口。
「妳剛剛說,那是妳第一次看夜景,對吧?」他問。
我點了點頭。
他笑了一下,眼神卻沒離開我:「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算妳的第一次約會?」
我愣住,正想反駁的時候,我手已經搭在車門把上——
就在那一瞬間,他伸手輕輕拉住了我那隻準備推門的手腕。
力道不重,但很明確。
「妳還沒說謝謝呢。」他低聲說。
我心跳漏了一拍,想轉頭,他卻已經湊近。
他沒吻我的唇,只是在我左臉頰停了一下,
那是一個輕得不能再輕的吻,卻像燙了一下我整個臉。
他的聲音落在我耳邊,低低的、近近的:
「晚安,小朋友。」
我像是瞬間被按下靜音鍵,只能點了一下頭,拉開車門走下去。
進電梯前,我還能感覺到臉頰的餘熱沒散。
回到房間時,我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張夜景照片設成桌布。
那晚的我,明明只是在看燈火,卻像偷偷期待著什麼。
我不知道這段關係算不算戀愛,
但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不認識他的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