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與風景交織的三寶之地:走訪台南下茄苳與龍湖巖三大古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位於台南官田的下茄苳與龍湖巖,不僅是農村信仰的核心,更蘊藏著深厚的歷史與民間傳說。從主祀保生大帝、以豬腳收驚聞名的泰安宮,到敬奉忠義岳飛的旌忠廟,再到依山傍水、供奉觀音佛祖的龍湖巖,每一座廟宇都是一頁地方故事、一座信仰堡壘,也是一段旅人與神祇之間的心靈對話。

ㄧ、下茄苳泰安宮

泰安宮

泰安宮


歷史淵源

  • 創建時間約在清代,為地方居民為感念保生大帝之神蹟而建。
  • 保生大帝原為北宋名醫吳夲,後被奉為醫神,深受農村居民信仰。
  • 廟宇歷經多次重建與整修,現今廟貌莊嚴。

祭典活動

  • 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聖誕,舉辦祭典與遶境活動。
  • 平時常見信眾祈求健康、平安、醫病。
  • 地方宮廟間互動頻繁,有時會配合聯合祭典或進香活動。

交通資訊

  •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下茄苳里(可使用 Google 地圖搜尋「下茄苳泰安宮」)
  • 交通方式:
    • 自行開車:國道3號→官田交流道→台1線→下茄苳
    • 大眾運輸:台鐵至隆田站,轉乘計程車或地方接駁
  • 地點:台南市官田區下茄苳里
  • 主祀神明:保生大帝(吳夲)
  • 特色
    • 是下茄苳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 泰安宮香火鼎盛,常舉辦各類祭典與繞境活動。
    • 據傳有醫病救人之靈驗事蹟,吸引許多信眾祈求健康平安。

下茄苳泰安宮的「豬腳收驚解煞」文化

#傳統意義

下茄苳泰安宮主祀保生大帝,是著名的醫神,因此特別強調 祈福消災、解厄安身 的儀式。其中一項非常獨特的民俗就是:

以「豬腳」做為收驚、解煞的祭品或供品。

#豬腳的象徵意涵

  • 「豬腳」在台灣民俗中代表 補運、補身、安胎、解厄。
  • 豬腳的膠質與圓潤形狀也象徵 圓滿、和諧、祈福有餘。
  • 相傳如遇:
    • 驚嚇受煞(小孩夜哭、精神不濟)
    • 病痛纏身、運勢不順
    • 搬家、入厝、轉職等變動時
      都可請示保生大帝,準備「豬腳」進行 簡單祭拜與收驚儀式。
  • 儀式流程(民間版簡化流程)
  1. 向廟方登記或自行準備三牲之一的豬腳(熟食)
  2. 供奉於神桌,焚香稟告姓名、生辰、來意
  3. 主事人或自己唸誦保生大帝聖號
  4. 禮畢後,將豬腳帶回家食用,象徵「吃福」、「化解煞氣入己」

※ 有時會搭配紙錢、紅紙符或平安符,由廟方協助開運。

*下茄苳地區特色小吃推薦

下茄苳、隆田地區雖屬台南郊區,但因歷史悠久且農業發達,有許多樸實在地的傳統美食,適合與廟宇參訪一併體驗。

1. 豬腳便當

  • 呼應泰安宮文化,附近有販售滷豬腳的便當或麵食店。
  • 滷汁入味、膠質豐富,是信眾收驚後常見「吃福食補」選擇。

2. 官田菱角料理

  • 官田是台灣最重要的菱角產地。
  • 每年9–11月為菱角產季,有「炸菱角」、「菱角酥」、「菱角排骨湯」等特色小吃。

3. 在地碗粿與米糕

  • 隆田、下茄苳地區不少老店提供傳統米食,如碗粿、肉燥飯、米糕,味道濃郁、樸實好吃。

4. 冰品與青草茶

  • 廟前或市場附近常有青草茶、古早味仙草冰,是祭拜後解暑消火的好選擇。

二、下茄苳旌忠廟

raw-image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地點:台南市官田區
  • 主祀神明:忠義神明(有可能為關聖帝君或當地忠義英靈,需進一步查證)
  • 特色:
    • 「旌忠」為表彰忠烈之義,可能與地方義士或清代軍人有關。
    • 廟宇雖不大,但承載著地方對忠義精神的尊崇。
    • 是在地居民祭祀英烈與守護社區的場所

#歷史淵源

  • 廟宇名稱「旌忠」,為表彰忠烈之義,可能與地方守土義士或清代抗敵烈士有關。
  • 主祀神明可能為關聖帝君或義民神,但具體神祇與典故需實地查訪確認。
  • 是社區祀忠崇義的重要場域。

# 祭典活動

  •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依地方慣例):進行主神聖誕祭祀。
  • 配合地區傳統,常舉行忠義巡庄、平安祈福活動。
  • 有時配合地方社區活動一同舉辦節慶。

#交通資訊

  •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下茄苳(可搭配泰安宮路線參訪)
  • 交通方式:
    • 可與泰安宮合併一日行程,兩者相距不遠。
    • 搭乘台鐵或自駕前往隆田地區後再轉乘接駁或步行。

三、龍湖巖(龍湖巖觀音佛祖廟)

龍湖巖

龍湖巖


  • 地點:台南市官田區隆田附近(近烏山頭水庫)
  • 主祀神明:觀音佛祖
  • 歷史:創建於明鄭時期,約300多年歷史
  • 特色:
    • 是官田三寶之一(龍湖巖、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 地理環境優美,依山傍水,是宗教與旅遊兼具的名勝。
    • 每年觀音誕辰或重要佛教節日均有盛大法會。

#歷史淵源

  • 建於明鄭時期(約17世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 原為山中佛堂,後漸發展成宏偉寺廟,香火鼎盛。
  • 因其座落於龍湖山上,故名「龍湖巖」,為觀音佛祖道場。
  • 曾為南部佛教中心之一,亦與八田與一事蹟、烏山頭水庫地景形成人文地理融合。

# 祭典活動

  •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佛祖聖誕,舉辦大型法會與祈福活動。
  • 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觀音成道、出家紀念日,均有法會。
  • 常見信眾拜求姻緣、事業與智慧。

#交通資訊

  • 地址:台南市官田區隆田里龍湖巖
  • 交通方式:
    • 自行開車:國道3號→官田交流道→往烏山頭方向
    • 大眾運輸:台鐵至隆田站,轉乘計程車或步行至山區
    • 可與烏山頭水庫、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合併旅遊行程

#作者|悠遊時光

在香火與田野之間,記錄每座廟宇的故事,也尋找土地上最溫柔的信仰風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悠遊時光
3會員
94內容數
我以田野調查與實地參訪為核心,記錄台灣各地特色宮廟、祭祀儀式、信仰文化與廟口小吃,從白沙屯媽祖到五指山大聖爺,從山海邊境到老街廟埕,重建地方信仰的文化地景,也捕捉香客與信徒的故事。結合歷史脈絡、參拜流程、節慶活動、交通指引與在地飲食推薦,讓宮廟不只是信仰中心,更是文化旅遊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