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來源>
① 股利收入:ETF 持有的股票發放現金股利。
② 資本利得:ETF 買低賣高股票產生的價差利潤。③ 利息收入:暫時未投入的現金所產生的利息或定存、短期票券收益。
④ 收益平準金:為公平分配給新舊投資人股息的調整機制,新申購者支付平準金。
<配息來源的特性>
1. 股利收入(最穩定)
2. 資本利得(不定期,有可能會有額外驚喜)
3. 利息收入(補充用,有需要可以加入)
4. 收益平準金(不一定會用,有新的申購時才會使用)
<一般人常見誤解>
「ETF配息都是股利」?
其實還會跟資本利得和平準金互相搭配。
「資本利得配息很不穩」?
沒錯,但若搭配股利,仍可提供穩定現金流。
「高股息ETF不會有資本利得」?
其實是有的,因為 ETF 會調整持股,成本低時換股賣出會產生差價。
「股息只是拿自己的錢配給自己」?
好公司是拿盈餘的一部份來配息,在獲利沒有下滑的前提下長期可以持續發放,壞公司喜歡沒賺錢也配息,長期一定會出問題,因為配不出現金。
實際上,高股息ETF的股價再怎麼跌,只要資產規模足夠,就不會造成下市,只要成份股配息正常,ETF就會有最基本的股利可以配發,一旦配不出來股息,肯定是選股邏輯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