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星裡有個應用,如果行星在宮始點前五度,又跟宮始點同一星座,這個行星直接歸下一宮。這個是五度法則。
但又有個說法,行星如果落在果宮,他是無力的。這時候假設情境:MC在天秤座14度,太陽在天秤座11度,太陽在象限宮位制中是 9宮內星,但五度法則又把太陽帶到 10宮去,那究竟???
五度法則的本質是力量的投射而非位置的轉移
這個法則,在古典占星中有個更生動的名字,叫做Spearing(刺入、穿透),它描述的是一顆行星的力量已經強大到足以刺穿宮位之間的界線,將其影響力提前投射到下一個宮位之中。
請想像一個生動的比喻:
- 天頂 (MC):是星盤中國王或總統的王座,是整個舞台上最高、最耀眼的聚光燈焦點。
- 九宮:是王座旁邊的等候室或準備區。
- 太陽:是一位即將登基或即將上台發表演說的超級巨星。
當太陽在天秤座11度,距離MC僅有3度之遙時,他雖然物理位置還在準備區(第九宮的空間),但他所有的氣場、能量、眾人的目光、以及他自身的意志,都已經完全聚焦在王座(第十宮)之上了。他正在走向王座,即將坐上,整個國家的焦點都在他身上。此刻,你還會認為他是一個在後台無所事事的無力之人嗎?當然不會。他比任何坐在續宮或果宮深處的行星,都更具備第十宮的氣勢與潛能。
所以,五度法則判斷的不是行星的靜態位置,而是它的動態趨勢。 這是一顆正在上升至尖軸(rising to the angle) 的行星,其力量正處於從潛伏到迸發的臨界點,其動能是趨向於強,而非停留在弱。
從果宮系統的動能角度來看,這顆太陽完全脫離了九宮的果宮無力感。力量歸屬第十宮:強力、顯赫、有作為。
所以,面對MC在天秤14度,太陽在天秤11度這個結構,一個全面而精準的論斷是:
這是一顆具備強大。角宮動能的太陽,其人生注定要在公眾領域中追求卓越的成就與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