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08.09),我看到了美國職棒MLB的台灣投手鄧愷威面對國民隊的五局好投,零失分拿下生涯他個人在大聯盟的首勝。內心非常感動。尤其看到鄧愷威一開始連連用穩定而精準的控球,三振強打者,以及第五局遭逢零出局滿壘時的危機時,能夠不急不徐,透過滾地球和雙殺連續解決打者而沒有失分,這一幕讓我不禁想起2008年時的王建民,那種沉著與讓人放心的感覺。
當寫到這裡為止,我還沒看到鄧愷威本人對今天表現的發言,但巨人隊教練對他的變化球非常肯定,也意味著他還有持續在大聯盟出賽的機會。
從「溝通表達」的角度來看,訊息的傳遞其實不僅僅是透過語言,還包括非語言表達。在棒球選手的表現中,除了用口語來表達意見,其實還有更多的「態度」,可以透過「球場上的表現」來傳遞訊息。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鄧愷威的比賽中清晰地看到。
非語言溝通與心理表現的訊息傳遞:
如果你有看到鄧愷威在上星期對上大都會的那場比賽,雖然實質投球內容也不差,但失五分敗投的帳面成績並不理想。整個過程,他的臉上表情掩蓋不住的是一種「緊張」與「緊繃」的神情。而今天,面對國民隊時,鄧愷威的表情明顯放鬆不少。你可以說是因為他上場時巨人隊已經有兩分領先(但在大聯盟兩分實在不算什麼保險),也可以說他經歷上一場的洗禮後多了一些篤定,或者回到舊金山主場球迷的加油打氣有幫助。但無論如何,從他的表情到實際投球內容,鄧愷威告訴我們,他真的已經是「大聯盟等級」的投手,這訊息無庸置疑。
這種「訊息」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球場上,我們通常稱之為「球威」。如果選手自己沒有這樣的自信,他是很難在心理戰層次上壓倒對戰的另一方選手的。鄧愷威今天的表現,無論是非語言的表情管理,還是他冷靜面對危機的投球方式,都在強有力地傳遞著自信的訊息,這是許多大聯盟投手所具備的心理素質。
回顧郭泓志與「氣場」的重要性:
回顧另一位曾在大聯盟的台灣選手郭泓志,他每次站上投手板前那股無言的氣勢,就已經先穩住了局勢。這不僅來自他的投球技術,更多的是來自他在場上的「氣場」,這是許多台灣投手所不具備的強大存在感。
鄧愷威:用表現證明一切
今天的鄧愷威,用他僅64顆球,寫下了一個精彩的故事。賽前他曾說,這場比賽將作為父親節禮物送給爸爸;而事實證明,他做到了,無需多說任何一句話,成績本身就證明了一切。
很多事情的表達,其實不一定要用「說」的。就算用了語言,也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地說」才算表達。例如,在這篇文章中,我並未直接說「我喜歡鄧愷威」,但如果讀者對我的態度有疑問,那麼就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我的表達能力有問題,二是你的閱讀理解有問題。而顯然,我相信後者的可能性非常低。
總結:非語言溝通的力量
無論在職場、球場或生活中,非語言的表達其實比語言來得更為強大,尤其是在極度高壓的情境下,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與表情,進而傳遞出穩定與自信,這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表現,也能夠影響他人對你的看法與態度。鄧愷威的比賽,正是這種非語言溝通的完美範例。
#非語言溝通
#心理表現
#訊息傳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