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城市不再只是人類活動的舞台。它可能是機器人的訓練場、測試場,甚至是它們與我們共生的家園。
2025 年 8 月,北京亦庄宣告啟動「具身智能社會實驗計劃」,把整個城市變成一個開放式的「全域實驗室」。
這不是科幻小說的開場,而是真實發生的產業行動。
圖:ChatGPT5 生成
讓城市成為機器人的「大腦養成所」
亦庄將近千個真實場景全面開放:商場、飯店、藥房、醫院、物流倉庫……全部化身為數據採集點,構建全球領先的 PB 級真實世界數據池。
這些數據將不再鎖在少數企業的資料庫,而是開源、可交易、標準化,用於訓練具身智能模型。
想像一下,機器人學習的不再是虛擬環境中的「模擬客戶」,而是實際在你家樓下的便利商店幫忙補貨,或在醫院穿梭送藥。
人人都能「二創」機器人
亦庄還要打造一個獨特的機器人二次開發社區。
開發者不必從零開始,而是能直接獲得免費的通用機器人本體、算力補貼、研發空間等資源,針對不同場景快速改造功能。 這意味著,你可以讓同一台機器人在咖啡館當咖啡師、在藥局當藥劑助手,甚至變成物流中心的分揀專家。
機器人造機器人的未來工廠
亦庄計劃推動人形機器人中試量產工廠,並探索「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柔性製造模式。
再加上供應鏈快速響應平台——標準件可即時配送、非標件快速打樣——讓研發到量產的距離縮到最短。
用政策與資金加速未來
為了讓這場實驗不只停留在 PPT,亦庄每年將投入 2 億元,從技術創新到數據試點、應用落地到產業生態培育,全方位扶持具身智能產業。
這是一場城市級別的未來演習。
當機器人不再只是展覽上的「秀場明星」,而是融入超市、醫院、工廠與家庭,我們的生活方式將被重塑。 北京亦庄,用一座城市的規模,為我們排演了具身智能時代的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