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一輩的人都會這樣勸慰年輕人,「一個人一生要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注定的,吃苦的時候要慶幸要感謝,因為命中的苦越來越少,享福的時候要警惕要節制,因為命中的福越來越薄。」
阿屘七十七歲,一樣住在永和,她是煮茶高手,夏天煮草本飲、仙草、冬瓜茶,冬天煮薑母茶,是環保站是煮茶娘。煮完茶就去分類電線、電纜,從早上忙到下午一兩點才回家。回到家稍事休息就要趕緊進廚房煮飯,因為阿屘晚上還有工作要做。阿屘在台北車站附近的一幢辦公大樓做打掃工作,她很感謝雇主不嫌她年紀大,「我做這個賺自己的零用錢,還能把公司不要的紙箱瓶罐整理好拿去環保站回收,一兼二顧,身體還行就要做,不能休息。」
阿春八十四歲,也是永和人。先生賣醬菜,她去工地做小工,做了二十多年,後來姊夫介紹她去做清潔打掃,一路做到六十九歲才退休。退休那一年阿春跟兒子說想要離家修行,兒子和女兒不約而同建議她,「我們家附近就有環保站,去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就是修行,還能練身體。」阿春聽兒女的話每天去環保站做事,年輕時做工地,體力驚人,站一整天都不用坐,而且腦力比五六十歲的壯年人還要靈活,她負責最複雜的品項,三十種物品分類從來不分錯。
阿屘的童年過得很幸福,爸媽疼,嫁人之後先生也都順著她,她覺得自己的前半生沒有缺點。只是晚年稍微辛苦,大兒子待業中,小兒子找不到適合的對象,所以七十七歲的阿屘還需要努力打拼,不過她的心態很正向,她說七十七歲了身體健康,還能做事就要感謝要知足。阿春是童養媳,八歲煮三餐,童年被養母打得死去活來,造就她堅毅不靠人的性格,她說以前會恨養母,後來想想若沒有當初養母的刻薄,她也沒有今天健壯的體魄和心智。
老智者說,一生多少辛苦、多少福都是注定的,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耗福,福盡悲來。人人都說,福不可享盡,要隨時做福來囤,做好事可以利益人群,又能替自己囤福氣,還能練身體交朋友,其實是一舉數得的好事,頓悟的人就會明白要多行善,不要怕吃苦,因為吃苦是解除逆境最好的管道。
#苦盡甘來
#福盡悲來
#做好事練身體
#老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