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紀錄片—《大腦簡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這本書時真的有種像是在看文字版Discovery 的感覺。作者講一些比較專業的名詞搭配簡易生動的比喻去鋪陳,讀起來腦中有如在播放紀錄片,超厲害的!

決定來記錄一下到目前看到的知識點,大腦從無名小卒開始的建國過程(?)

*複製子:遺傳物質的前身,地球原始環境中可以自我複製聚合的有機分子。此時是一個小脆皮狀態,只能直面充滿危險的外在環境。

⬇️

脂質雙分子層(lipid bilayer)相遇後得到了外在保護網,是為細胞原型。因其本身包容性,上有鑲嵌蛋白質分子,也就是可以讓自己快速擴充進化的受器閘門。

*脂質雙分層:為兩層脂質分子構成的薄膜,其特性容易將其他分子包覆在其中。依據分子各端特性結合,形成球狀囊泡。具有高穩定性及可流動性,受張力變形不易破裂,若遇結構斷裂也可自動修復。

*受器(receptor):

1.細胞膜上的化學分子與內或外側化學物質結合後會產生物/化學變化影響閘門的開關。

2.誘發細胞膜內化學反應影響細胞活動

*閘門:分子進細胞膜的通道

細胞原先傳遞詢息是透過物理接觸和擴散。有了離子閘(ion channel,閘門一種)傳遞訊息後,細胞逐漸演變為神經細胞。傳遞的資訊強度不會因為過程耗損遞減。

*離子閘:

1.讓帶電離子通過的閘門

2.最初是為了調整細胞內外的離子濃度

3.分類方式有兩種:依據離子種類或依據調控方式

>依種類可分為:鈉/鉀/鈣/鈣鈉離子交換離子閘等

>依調控方式分為化學調控離子閘(ligand-gated channel)與電壓調控離子閘(voltage-gated ion chan)

4.離子閘可耗能將帶電離子送至另一端,讓內外濃度出現電位差,形成「極化(polarization)」蓄積能量,傳訊時快速釋出能量,也就是「去極化(depolarization)」,此一行動電位速度可達5公尺/秒。

*髓鞘:

1.後演化出的傳訊方式,速度可達100公尺/秒。

2.由施旺細胞(Schwann‘s cell)及髓磷質構成

3.包繞於傳訊軸突上,每隔一段距離會中斷,行成一節一節的形狀。中斷處有蘭氏結(ranvier’s node ),行動電位在其中跳躍。

⬇️

擁有突觸(synapse )後,正式成為了神經細胞。

*突觸:

1.最早突觸是相鄰細胞的互通閘門,讓離/分子透過擴散穿越

2.神經細胞向外接觸其他細胞的接觸點

3.用來將訊息傳遞給其他細胞

4.有分電突觸及化學突觸

>電突觸:直接用電位差變化透過突觸傳到另一個細胞

>化學突觸:利用電位差變化讓突觸釋出化學物質,擴散經由受器去影響另一細胞


raw-image


《大腦簡史》

作 者:謝伯讓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年:202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該看書了啦寶拉
2會員
15內容數
該看書了啦寶拉的其他內容
2025/07/28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大熱書記我終於有機會可以翻開它了!!這本從作者枡野俊明本人的履歷開始就閃閃發光(?),本身是寺廟主持、大學教授及庭院設計師,於庭院設計領域享譽國際,近年來積極從事創作與演講。 本書有5個章節共99小節,與其說是小節反而給我更像是偈語(笑)的感覺。每個小節就是只有一頁標題+
Thumbnail
2025/07/28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大熱書記我終於有機會可以翻開它了!!這本從作者枡野俊明本人的履歷開始就閃閃發光(?),本身是寺廟主持、大學教授及庭院設計師,於庭院設計領域享譽國際,近年來積極從事創作與演講。 本書有5個章節共99小節,與其說是小節反而給我更像是偈語(笑)的感覺。每個小節就是只有一頁標題+
Thumbnail
2025/07/23
本書作者將自身在生活上的體悟分成四個部分:自我成長、調整心態、寬容世界及愛與被愛。每一部分有十二則小故事,利用像是童話寓言的方式來講述,書中登場人物皆被類比成動物,每則故事尾端會明確點出要闡述的觀念。 每則故事簡短精鍊,利用空餘時間閱讀不會有負擔。整冊讀下來可以很明確的感受到作者完整的人生觀,不過
Thumbnail
2025/07/23
本書作者將自身在生活上的體悟分成四個部分:自我成長、調整心態、寬容世界及愛與被愛。每一部分有十二則小故事,利用像是童話寓言的方式來講述,書中登場人物皆被類比成動物,每則故事尾端會明確點出要闡述的觀念。 每則故事簡短精鍊,利用空餘時間閱讀不會有負擔。整冊讀下來可以很明確的感受到作者完整的人生觀,不過
Thumbnail
2025/07/16
~は ここ/そこ/あそこです *詢問特定「人、物品或場所所在位置」,可將「は」擺在前來強調主題 *「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為ここ/そこ/あそこ的禮貌講法 *「こちら」也可用於禮貌介紹某人,同「この人」、「この方」 どれ與どちら的差異 どれ 三個以上中物品擇一(一堆的概念) どちら
Thumbnail
2025/07/16
~は ここ/そこ/あそこです *詢問特定「人、物品或場所所在位置」,可將「は」擺在前來強調主題 *「こちら/そちら/あちら」為ここ/そこ/あそこ的禮貌講法 *「こちら」也可用於禮貌介紹某人,同「この人」、「この方」 どれ與どちら的差異 どれ 三個以上中物品擇一(一堆的概念) どち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