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月其實不恐怖!禁忌背後的生活智慧,讓你更安定、更幸運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鬼門將在 8月23日(週六)晚間11點開啟,至9月21日(週日)關閉。
過去,鬼月總與「禁忌」劃上等號:不能游泳、不能吹口哨、不能插筷子在飯裡……一連串「小心不要犯忌」的提醒,讓不少人心裡發毛。
然而,專家指出:鬼月真正的意義不是引起恐懼,不是『禁』,而是『靜與敬』。
我們把這些禁忌反轉來看,就能發現,它們其實是祖先留給後人的生活智慧。
迷思一:鬼月充滿禁忌?
真相:禁忌是生活提醒
不宜吹口哨:提醒我們夜裡少喧嘩,養成收斂的習慣。
不插筷子在飯裡:象徵對食物與祖靈的尊重。
不玩試膽遊戲:提醒年輕人「別挑釁未知」,安全比好奇更重要。
不隨意拍肩膀:其實是避免驚嚇對方,體現「尊重他人」。
這些看似「恐怖的禁忌」,本質上其實都是 讓人謙卑、安定、懂得敬畏。
迷思二:鬼月飲食限制太多?
真相:飲食禁忌背後是養生智慧
不吃冰塊、生食:避免寒濕入體,對腸胃是一種保護。
少吃血腥食物:減少躁動能量,讓心境更清淨。
不吃梨子(諧音招你來):其實就是提醒「少吃夜宵」,養成好習慣。
不插鴨蛋筷子:避免不祥聯想,也是一種文化隱喻。
可見「飲食禁忌」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結合了古人的 養生觀念。
迷思三:鬼月是衰月?
真相:鬼月也是轉運月
今年命理師特別指出,五大生肖將在鬼門開後迎來逆勢財運。
這代表:鬼月並非全是壞運,而是一個「因果加速」的時期。 當我們保持 善心善念,不做挑釁與冒犯,反而更容易迎來好事與好運。
迷思四:點香會招鬼?
真相:香是最清淨的供養
在佛教、道教與民間文化裡,「香」象徵的是:
傳遞心意:香煙直上,代表祈願與祝福直達天地。
安定淨化:沉香香韻能安神靜心,清淨環境氣場。
敬天敬祖:一縷香氣,是對祖先、天地最純淨的供養。
點香不是「招鬼」,而是「安神、敬意、守護」。
鬼月正能量關鍵字:敬・靜・淨
敬 —— 敬畏天地,心懷感恩,福氣滿盈
靜 —— 靜養心神,安定身心,靜心生智
淨 —— 淨化空間,清淨心念,才是真善
鬼月不是恐怖的月份,而是祖先智慧的提醒。
當我們把禁忌反轉來看,它們其實是 守護、養生、轉運的法則。
少一分恐懼,多一分敬意; 少一分迷信,多一分智慧。
我們可以選擇因恐懼而活,或許可以驅動我們,但是卻不能越活越廣闊;如果帶著感恩與靜心自在而活,則既有能量驅動,生活則更寬闊豁達。
2025年鬼月,願你與家人平安安心,好運隨行。
#農曆七月禁忌 #鬼月 #鬼門開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