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8 壓力大?大會怎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最近有個狀況是,想吃東西。不是因為餓,就是想吃東西。已經持續幾週了,我覺得就是有種暴飲暴食的感覺。就是那種看到食物就想往嘴裡塞,明明剛吃飽還是想再吃點什麼的詭異狀態。

我偶爾會出現這種症狀,但總需要有個關鍵點讓我停止。例如設定好要出國前,或是某個需要露臉的聚會,總是要找一個時間點,讓我可以必須停止這種似乎只是會出現一陣子的墮落。就像是給自己設一個停損點,到了那個日期就強制回歸正常。

但這次沒效。後天就要去曼谷了,即使是這個機會點我都幾乎無視。以前這種「要出國了不能太胖」的心理暗示很有用,現在完全失效。我依然在想吃東西,依然在無意識地找零食,依然在為了吃而吃。

對暴飲暴食的情況,如果你上網查,會發現成因有好幾個,例如壓力過大,或是情緒問題,或是荷爾蒙失調之類的。但我仔細想想,壓力常常在我身上幾十年了,我的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胃食道逆流,都曾經被醫生很認真地說:「你壓力有點大喔。」

但對我來說,真的有嗎?還是我早就習慣了?

就像我早就習慣坐在桌前打字的時候容易聳肩,以至於我的肩頸長期都被教練說是「硬邦邦的一整塊」。我從來不覺得肩膀緊,直到教練按下去的時候我才「啊」的一聲,原來這裡這麼痛。

但我真的有感覺壓力大嗎?壓力大會怎樣?

睡不著嗎?我倒是睡得還可以,倒頭就睡,很少失眠。焦慮嗎?好像也沒有特別焦慮,該做的事情還是會做,該處理的問題還是會處理。情緒低落嗎?也不會啊,還是會笑,還是會跟J聊天,還是會期待即將到來的曼谷旅行。

那壓力大到底有什麼症狀?也許就是這種無意識的想吃東西?也許就是肩膀莫名其妙地硬?也許就是胃酸偶爾逆流?

我想我可能太習慣壓力了,以至於沒有太多感覺異常或其他明顯的症狀。就像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生活在吵雜的環境裡,他可能永遠不知道什麼叫做安靜。我們這一代的上班族,大概都是在壓力中長大的,從學生時代的考試壓力,到出社會後的工作壓力,從來沒有真正放鬆過。

所以當醫生說「你壓力有點大」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有嗎?我覺得還好啊。」因為這就是我的常態,我以為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但也許身體比腦袋誠實。當我說「我沒有壓力」的時候,我的肩膀在抗議,我的胃在抗議,我的食慾在抗議。它們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你騙得了自己,騙不了我們。」

現代人大概都有這種問題,我們太習慣忙碌了,太習慣被推著走了,太習慣同時處理很多事情了。我們以為自己很厲害,可以承受很多壓力,可以同時扮演很多角色,可以在各種場合切換不同的面具。

但我們忘記了,人不是機器,不能一直高速運轉而不需要維修。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毛病,那些「還好啦沒什麼大不了」的身體反應,也許都是身體在向我們求救的訊號。

想吃東西,可能不是嘴饞,而是心理需要某種安慰。聳肩,可能不是姿勢不良,而是身體在自我保護。胃食道逆流,可能不是吃太快,而是壓力找到了出口。

也許我該重新定義什麼叫做「壓力大」。不是一定要失眠、焦慮、崩潰才算壓力大,也許那種「我覺得我還可以」的狀態,本身就是一種壓力的症狀。

後天要去曼谷了,我還是在想吃東西。但至少現在我知道,這可能不只是貪吃,而是我的身體在告訴我:「嘿,你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一下。」

也許旅行就是最好的減壓方式,也許換個環境,離開那些讓我不自覺聳肩的工作,我就不會想要一直吃東西了。

但話說回來,去曼谷一定不可避免地也是會暴飲暴食,但那是在旅行中必然的事情,品嚐當地美食,享受度假的放縱,那可真的跟壓力完全沒關係了。

那我壓力真的過大嗎?也許答案就藏在我胖著回國後,是不是還繼續不停地想吃東西這件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J. Echo
3會員
66內容數
自言自語,有時也是一種邀請。 也許有人,剛好也有同樣的心情。 期許自己,能為旅途與日常留下註解。 將那些沒能說出口的風景,靜靜寫下來。
A.J. Echo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三十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好是一個可以養成習慣但不會造成壓力的時間長度。
Thumbnail
2025/08/19
三十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剛好是一個可以養成習慣但不會造成壓力的時間長度。
Thumbnail
2025/08/18
一個職場打混中的人如何在想罵人的下午保持冷靜,然後把這種冷靜當作一種成就來慶祝。
Thumbnail
2025/08/18
一個職場打混中的人如何在想罵人的下午保持冷靜,然後把這種冷靜當作一種成就來慶祝。
Thumbnail
2025/08/17
愛就是愛,不管在台北還是在曼谷,不管是我這一代還是她們那一代。
Thumbnail
2025/08/17
愛就是愛,不管在台北還是在曼谷,不管是我這一代還是她們那一代。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