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夏天,一向不留情面。太陽像是一面炙熱的銅鏡,把整座城市照得發燙。有時連風吹過來,都微微燙手。在這樣的日子裡,會想喝什麼茶?
出門去吧,到逍遙園。

高雄 逍遙園
開席,我挑了一支輕火的牛欄坑肉桂,更甚者來說,輕輕火吧?!朋友們圍坐在茶桌旁,有舊識,也有新朋友,因為愛茶,很快就熟稔起來。水注入茶葉的那一瞬間,花香由遠而近,一層一層地舒展,就像初春的花園,忽然開啟了它的祕密。茶湯輕輕入口,礦石般的清涼感升起,像在炎熱裡透來了一扇徐徐輕風。
這樣的牛肉(牛欄坑肉桂),好想說它是一道頂級日料的刺身(さしみ)——纖細、潔淨,依然有力。哈哈哈,這樣講有人會說煞風景、褻瀆啊?!花香撲鼻,讓人迷上好似沾著蜂蜜的青草。縱且只是清揚,彷彿在說——即使烈日當空,這一處依舊安放清涼。
第二款茶,我拿出水仙。中輕火的水仙,清聞時,見香已不見火。瀹茶沖飲,蘭花與桂花交融的氣息,一直在。這支水仙自帶水氣,山場讓茶樹時時與濕潤相伴,茶湯裡帶著一種細膩、綿長。
有人說,感覺臉頰上的熱慢慢退下來。好像一層層往下降,直到心口、胸口變得平穩。眼皮也跟著輕輕放下來一些。茶,不只是滋味,而是身體與氣息的回應。


這樣的水仙,像在山谷裡走路:頭上是薄霧,腳下是潺潺水聲,四周的草木因水氣而帶著清香。茶湯細細地流過舌尖,好像也帶著一片山林的陰涼。
有時候,我們說岩茶像音樂,有高音有低音,有節奏的起伏;有時候,它像語言,一個「變」字,就能帶出無窮的轉折。
可是當你真正走進武夷山,你才會知道,岩茶的訊息並不是比喻,而是實實在在的風景。
山裡,有風聲,有陽光,有水氣。溪澗的水聲時遠時近,草地在光影下閃爍。甚至還能看見小魚掠過水面,帶起細小的波紋。當你喝到一杯正岩茶,你才會明白,那些你在茶湯裡喝到的氣息,不過是山林自己在說話。
岩茶的美,在於它的流動。它不強求,也不急迫,而是讓你隨著香氣與滋味,一步一步走進山裡。
最後,我泡了一支崗頂的肉桂。
茶湯一入口,果香就鮮明了起來。那是水蜜桃的氣息,一層層地浮起。第一口像清晨剛摘下的果子,帶著淡淡的青甜;第二口則熟透了,甜潤得幾乎化開。
喝著它,彷彿讓人走進了一片蜜桃園。果實錯落地懸在枝頭,有的淡粉,有的豔紅,有些還帶著青澀。它們並不一致,卻因為不一致而顯得自然。陽光穿過枝葉,落在果子上,閃爍著一種溫柔的光。
這樣的香氣,是流動的。它像水,遇到石頭時就急促一些;它像風,在空曠處就舒展一些。它不被拘束,也不被設限,只是自在地在口腔裡、在心裡流轉。
每一口茶湯,都像雲朵。它不是固定的形狀,而是隨著時刻、隨著呼吸,輕輕地變化。
喝到最後,有時是她,有時是另一個她,說道著自己覺得身體變輕了,燥熱在體內一層層退去。茶湯像一種回聲,讓人與風、水、陽光一道一道地同頻。
我望著桌前的朋友們,熟朋友、新朋友,都在這壺茶裡相聚。笑聲與茶香一起在屋裡流動。
我心裡默默地說了一句:「謝謝。」
謝謝這片山,謝謝這一壺茶,謝謝在夏日午後能一起坐下來的人。
因為有茶,高雄的熱似乎也不那麼炙烈;因為有茶,我們走進了武夷山,聽見了水聲,看見了光影,感受到一種自然的輕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