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本精彩的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候我會想,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一本書。

裡頭寫著關於夢想、努力、選擇、掙扎的故事。

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停下來整理這些片段,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寫了這麼多篇章。更少有人,有機會真正打開它,好好讀一讀。

由於這樣的想法,所以我就在由我主持的讀書會中進行了一場實驗 ~ 邀請夥伴們用”自己就是一本書,介紹自己這本書”的方式,來說說關於自己的故事,我想要在讀書之前,先讀人。

由於我是活動主辦者,所以可以自行決定想要的活動模式,於是這裡就成了一個很棒的實驗場域,帶著一群很棒的書友進行實驗。

而我們就透過了這個方式,看到了彼此精彩的生命故事。

在上週五(8/22)的第三場「人生之書」讀書會中,我們翻閱了三本精彩的書。

第1本「人生之書」是關於超專業的聲音演員Dean。他用”聲音”串起了整個故事的篇章,除了告訴我們他跟聲音是怎樣結下緣份的,聲音帶著他有那些奇遇,也讓我們知道了廣播電台新聞播報跟聲音演員的工作模式,最後更分享了他接下來的新身分~回到母校擔任助理教授,要將他的專業傳承給學弟妹。真為他開心。

Dean推薦的書是賽門・西奈克的《無限賽局》,而這本書的有聲書正是由他錄製的。無限賽局不講輸贏,只有領先與落後,存活與淘汰。終極目標不再是打敗別人,而是如何不斷讓自己更好、更進步、每一天醒來都充滿動力前進。「黃金圈引導你找到最初的為什麼,無限思維為你重新定義工作與人生的方向與策略」。

第2本「人生之書」是關於在48歲就提早退休的Joyce。她推薦的書是《賺錢也賺幸福》。她很坦白地告訴我們,她在退休前先計算好生活需要的數字,等到達到心中的安全線,就勇敢地離開職場。

她這次分享的是前2個月分別到菲律賓跟兒子一起學英文(一個月),還有跟全家一起到北海道露營自駕遊(一個月)的故事,其中特別分享了她在日本7/5大海嘯預言的當地實際感受經驗。Joyce在分享時,眼神中除了興奮之外還有一種堅定跟安定,如同《賺錢也賺幸福》這本書中提到的,賺錢的目的,不只是累積,而是為了獲得幸福、獲得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的自由,自由去陪伴家人,去旅行,去體驗生活裡的幸福。

第3本「人生之書」是關於最年輕的Vanessa。她大學唸大傳系,大學時代就開始接案,畢業後更用「一年一家公司」的方式去磨練自己。每一年,她都刻意讓自己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只為了學習更多、累積經驗。到了第五年,她就真的創立了自己的影音行銷公司。

Vanessa推薦的書是繪本《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其中一句話,讓現場的人都很有感觸,引起了一些漣漪與沉思:

「你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幫幫我。」

在職場裡,我們太常假裝堅強,我們常常以為堅強就是不需要別人,但其實,勇敢不是逞強,而是敢於開口求助。

這天,有一位剛從線上讀書會轉到現下讀書會的朋友來觀摩我們的讀書會,問我們:「這是你們平常的出席人數嗎?」

我笑了,因為這是個很像KPI式的問題。

但其實,我們在這裡不計較出席人數,我們在乎的是來參加的人,能不能在這裡安心分享?能不能真心交流?能不能帶著一些觸動或啟發回去?

讀書會從來不是為了打卡,而是為了「打開」。

打開一本書,打開一個人的故事,也打開彼此的心。

所以,我特別珍惜這些時光。

每一次這樣的相遇,都是在翻開彼此的精彩篇章。

原來,每個人真的都是一本精彩的書,而我們正在彼此的篇章裡,留下註解。

透過書,看見一個人;也透過分享,讓別人看見我們。

#盤點你的職場籌碼 #俠客斐恩 #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含 AI 應用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俠客斐恩。職場進化中
6會員
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俠客斐恩, 一個 | #非典型HR, 斜槓 | #職涯教練 X 國際生涯諮詢師。 目前跟朋友在進行"三對三職涯聊癒室 | 2025百人職涯陪伴計畫"。 職場一直在轉變,所以我們也必須持續進化。 在這裡紀錄的,是我跟朋友們在工作職場上的故事,以及我感興趣的事。歡迎三不五時過來看看~
2025/08/25
過去,我偶爾會聽到周圍的同事,提出「一年想請一個月長假」的需求。他們想去做自我探索、靈修、爬山,甚至跑到國外去挑戰高山。那時候,這樣的想法還像是一種少數人的「任性選擇」。 但這一兩年,我開始發現明顯的變化,不只是身邊的同事,而是在面試的時候,就有應徵者直接提出:「我要誠實說,我每一年都一定會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8/25
過去,我偶爾會聽到周圍的同事,提出「一年想請一個月長假」的需求。他們想去做自我探索、靈修、爬山,甚至跑到國外去挑戰高山。那時候,這樣的想法還像是一種少數人的「任性選擇」。 但這一兩年,我開始發現明顯的變化,不只是身邊的同事,而是在面試的時候,就有應徵者直接提出:「我要誠實說,我每一年都一定會有一個
Thumbnail
2025/08/19
參加活動時,最常見的場景是自我介紹。 「我是某某公司的營運長。」 「我是財務長。」 「我是事務長。」 一個個響亮的頭銜,聽起來氣場十足。於是我們下意識地肅然起敬。 但若換個角度問: 「貴公司年營收多少?」 「你個人的薪水是多少?」 場面往往瞬間靜默,因為這些數字,才真正映照出一個人
Thumbnail
2025/08/19
參加活動時,最常見的場景是自我介紹。 「我是某某公司的營運長。」 「我是財務長。」 「我是事務長。」 一個個響亮的頭銜,聽起來氣場十足。於是我們下意識地肅然起敬。 但若換個角度問: 「貴公司年營收多少?」 「你個人的薪水是多少?」 場面往往瞬間靜默,因為這些數字,才真正映照出一個人
Thumbnail
2025/08/19
昨天錄 podcast 的時候,有位夥伴丟了一個主題讓我們討論:在職場裡,你要不要有自己的同學、朋友?或者更具體一點:你願不願意推薦你的朋友進來這家公司?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我腦袋裡就開始翻過去的工作經驗。坦白說,我待過不少公司,每次遇到職缺,總會有幾個人浮現在我腦海裡:「啊,他應該可以啊!」但…
Thumbnail
2025/08/19
昨天錄 podcast 的時候,有位夥伴丟了一個主題讓我們討論:在職場裡,你要不要有自己的同學、朋友?或者更具體一點:你願不願意推薦你的朋友進來這家公司?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我腦袋裡就開始翻過去的工作經驗。坦白說,我待過不少公司,每次遇到職缺,總會有幾個人浮現在我腦海裡:「啊,他應該可以啊!」但…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