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書店看到這一本, 就被其書名吸引:論人生短暫
後續借到這本書, 其中的書籍的重點, 讓我們能夠更理解這位距今2千年前的智慧老杯杯想要告訴我們人生真正重要的事!
「忙到忘了自己,其實就是浪費生命」
「錢多不一定幸福,反而可能害了你」
「人生最殘酷的真相:你以為很長,其實超短」
「退休真的要一千萬?塞內卡早就戳破這個迷思」
簡單介紹一下塞內卡的一生:古羅馬的哲學家、政治家與悲劇作家
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約生於公元前4年,卒年約公元65年,是古羅馬時期的著名斯多噶學派哲學家、政治家與悲劇作家。他出生於西班牙科爾多瓦,成長於羅馬,接受了修辭學與哲學的訓練。其父親老塞內卡是古羅馬知名的作家與修辭學家。
早年生活與教育
塞內卡自幼顯示出卓越的才華,特別是在修辭學和哲學方面。他的父親對他的教育投入甚多,並希望他能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和政治人物。年輕時的塞內卡便以其辯才無礙和深厚的學識在羅馬社會中嶄露頭角。
政治生涯與流放
然而,塞內卡的政治生涯並非一帆風順。公元41年,當時的皇帝克勞狄一世因為政治原因將他流放至科西嘉島。這段流放生涯對塞內卡而言,既是身心的考驗,也是哲學思考的契機。在孤獨的流放生活中,他深入思考人生、道德與宇宙的關係,並開始撰寫大量的哲學著作。
回歸羅馬與輔佐尼祿
公元49年,塞內卡被召回羅馬,擔任當時年輕的皇帝尼祿的家庭教師。隨著尼祿登基,塞內卡被任命為皇帝的顧問,負責輔佐尼祿治理國政。儘管身處權力中心,塞內卡始終堅持斯多噶學派的哲學理念,提倡內心的寧靜與道德的堅守。
引退與寫作
公元62年,塞內卡因為對當時政治環境的不滿,選擇引退,專心從事寫作與哲學研究。他在隱居期間,撰寫了大量的哲學作品,如《論生命之短暫》、《論幸福生活》、《論靈魂之安寧》等,這些作品至今仍被視為斯多噶學派的經典之作。
最後歲月與死亡
公元65年,塞內卡被誣陷參與反叛陰謀,被尼祿下令處死。面對死亡,他表現出斯多噶學派所提倡的冷靜與勇氣,最終選擇自盡,結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我讀後最有共鳴的兩個部分:人生短暫、錢財取捨
一、人生真的很短,不是塞內卡要你焦慮,而是提醒你醒過來
我看到塞內卡說:「你忙著為別人或不相關的事奔走時,可能正是你人生最後一刻。」
讀到這句,我整個人停住。真的耶,你今天有多少時間是真的屬於自己的?
想想平常上班忙東忙西, 領薪水為仁辦事,下班又追劇、回訊息,假日還被家人、社團活動塞滿,等回過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都沒時間碰。像我朋友,小孩下課要接,家裡還要收拾清理,結果假日想好好看書、泡杯咖啡,都要搶出空檔才行。
塞內卡不是要你自私,而是在提醒你:時間是人生最珍貴的資源,比錢、名聲甚至地位都重要。他還說,那些願意花時間鑽研哲學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是天天苦思,而是能用自己的節奏,活得自在,像是慢慢泡茶、慢慢散步、慢慢想人生,不被外界催得焦頭爛額。
二、錢多不一定幸福,剛剛好才是真智慧
塞內卡認為,財富不是越多越好,有時候太多反而像盔甲穿太緊,動都動不了。最理想的狀態是略有餘裕,但不富貴到麻煩自己。
這讓我想到現在人常被媒體跟理財專家洗腦:「退休沒X千萬,你晚年就不穩了!」(這些專家也不一定有那麼多錢)雖然在現代社會,沒錢萬萬不能,可是每個人生活方式不同,有人一個月少許錢就能過得自在、心安;有人有千百萬卻每天焦慮銀行存款。
且想想,台灣詐騙案那麼多,是不是社會普遍焦慮「有錢才安全」努力積累,才給騙子機會?塞內卡的意思是:錢夠用就好,太多不一定好,反而可能限制你,還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看完後, 認真覺得, 這不是老杯杯在跟我們說教,而是:「這麼活,也太實在了吧」
塞內卡活在古羅馬,人生充滿政治鬥爭、被放逐、還有生死考驗。但他用哲學當底氣,把智慧寫下來留給後世。今天讀起來,竟然像就在我們生活裡的小提醒,不是教你怎麼做,而是輕輕問你:「時間怎麼花?錢怎麼用?你想好了嗎?」
對我來說,他的「人生短暫」不是壓力,而是溫柔提醒;「財富適度」也不是功課,而是生活好選擇。兩千年前的哲人,還能戳到你我心裡,真的很值得花點時間認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