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BL動畫:純情羅曼史

圖片/ja.namu.wiki
2002年出的經典日本BL漫畫,2008年改編成動畫,
目前(2025)已出到第三季,漫畫還在連載中。
可愛的美咲和小兔老師的戀愛故事,其中也描繪了很多主角的成長歷程,
有興趣可以看看。
隨想:出自:純情羅曼史 第二季 第10集

圖片/ja.namu.wiki
薰子是小兔老師的表妹,這天突然拜訪小兔老師的家中,
和初次見面的美咲正在抱怨父母擅自指婚一事,以下為此對話:
薰子:「大家都不把我當回事,每次都是這樣,父母總是不顧我的感受擅自下決定,
我想做什麼都會受到限制,還被當作是任性不懂事。」
美咲:「既然有想做的事,就放手去做吧!」
薰子:「我都說了,身邊的人在反對呀」
美咲:「可是,自己想做的事,也只有自己動手才能實現啊!」
薰子:「第一次有人跟我說這樣的話⋯⋯其實,我想做糕點師。」
後來,薰子真的就決定出國學習做糕點。
連大小姐都擔心別人的反對,更何況是我們,
舉凡是年齡、能力、金錢或是別人的一句話,都能成為我們的限制。
但其中,最容易限制我們的,是自己妄自菲薄,「覺得」自己不可能!
這些「覺得」在你成長的軌跡裡不斷積累,成為了你的潛意識,
慢慢形成一股「不配得」的低自尊心態,所以失去了夢想的能力。
前陣子(2024年)在歐美流行的一詞 manifest 顯化,
意思是—清晰地描繪自己想實現的目標,深信自己能夠做到,然後用行動變為現實。
若是連「去想」的勇氣都沒有,那我們將創造不出任何事情。
首先,我們要重新認知:自己是值得有夢想的能力。
因為想要,所以去做,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我想要xxx、我想做xxx,都是很好的話語,代表你想創造一個新的東西。
就算是想改變自己的服裝風格、想做看看某個料理、想研究看看怎麼投資,
即使再小,都在做出改變。
我最近深刻體會到:「人如果有想做的事情,真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前一段時間,我都在忙著工作,沒有任何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
黯淡無光地生活著,一點滋味都沒有。
後來漸漸覺醒後,從想去的地方、想穿的衣服開始思考並行動,我開始有了生氣;
「原來我喜歡這樣的東西、喜歡這樣的衣服!」
僅僅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竟是如此開心的事情!
這種體驗真的很奇妙,感覺我的世界變得更鮮明了。
如果找到一點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論多小,
就像劇中美咲說的:「既然有想做的事,就放手去做吧!」
「自己想做的事,只有自己動手才能實現啊!」
英文有一詞 「present」 譯作<現在>,同時也譯作<禮物>,
過去已逝,未來遙遠,如果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真心地去做、去感受,
珍惜能行動的「現在」,必能得到隨之而來的「禮物」。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