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戲劇|《極度不妥!》:不分類就不行嗎?

2024/04/0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恭喜《極度不妥!》完結!作為本季最愛的日劇,我想談談最喜歡的第9集:「不分類就不行嗎?」。

其實「分類」行為時常存在於稀鬆平常的生活中,有時候如同沙加惠與秋實用於擇偶標準,有時候如同渚遭遇不平等的職騷判定標準;有時候是我們進入群體、交友的標準,有時後也是一種下標籤的行為。因為若不分類,就難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

圖片擷取自KKTV,《極度不妥!》第9集。

圖片擷取自KKTV,《極度不妥!》第9集。

但是,喜歡上一個人需要明確的理由嗎?認識一個人要先確認清楚屬性,那不就沒話聊了嗎?職權騷擾的判定,難道就不是斷章取義和情緒勒索嗎?在分類歸檔後,就等於事情解決了嗎?

「我們又不是智慧型手機,我們都是人,就算中一方沒有更新,只要其中一方稍微寬容一點,就還有辦法往來吧。」

隨著社會標準與框架越來越多,甚至到了令人難以喘息的地步,那就試著學會「寬容」吧!這是編劇宮九在第10集獻給大家的結語。

圖片擷取自KKTV,《極度不妥!》第10集。

圖片擷取自KKTV,《極度不妥!》第10集。

總結《極度不妥!》這部日劇,主要目的是要在各種社會框架與習慣中,提出一點不一樣的聲音。就如同小川士郎在第7集說的:「這個世代就需要我這樣不適切的人存在」。

在編劇手法方面,也可以感受到宮九的敘事手法更添層次,每一集都安排了2至3條故事線,讓劇情更加豐富緊湊。而突如其來的「一言不合就開唱」、歌舞劇的劇情高潮手法,也是顛覆了觀眾以往的觀劇想像,彷彿不適切地背離常見的編劇公式,卻也是這部劇最有趣的特色之一。​

(不過第9集犬島讓唱歌也太突然,請把我的眼淚還來! )

設計系出生,學過電影,最後跑去唸社會學。在這個平台中,希望透過與各種影像的對話,包括電影、影劇、紀錄片與人物故事,試圖譜寫出景框之外的另一種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