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非洲前後一個月,待過烏干達、肯亞及坦尚尼亞三個國家,歷經四個機場:烏干達恩德培機場(EBB)、肯亞奈洛比機場(NBO)、肯亞蒙巴薩機場(MBA),最後在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ADD)轉機。
此外,共搭乘兩家非洲航空公司的班機。恩德培飛奈洛比、奈洛比來回蒙巴薩,搭乘肯亞航空(KQ);奈洛比飛新加坡,搭乘衣索比亞航空(ET)。
其中,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國際機場的規模及設施,以及衣航越洋班機的服務品質及餐點不輸歐美的航空公司,頗令人驚艷。
無論恩德培或奈洛比國際機場,進入機場範圍的主要道路前都設有人車分道的檢查哨。蒙巴薩國際機場雖未人車分道,亦設有檢查哨,盤查所有進入機場的乘客及車輛。
人車分道的檢查哨,乘客得下車步行,進入公路旁的一間小屋,通過金屬探測門,檢查是否攜帶武器或危險物品。車輛則行經檢查哨,由安檢人員盤查司機並檢查車輛。過檢查哨後,找人找車,亂成一團,蔚為奇觀。據說這是多年前恐怖攻擊後,承襲至今的措施。
雖說是人車分道,也有例外。
去恩德培機場時,本該在檢查哨前下車受檢。領隊Irene塞錢給檢查哨的年輕安檢人員,甜言蜜語,還露出乳溝,讓生嫩的安檢手足無措地直接放行。Irene直言不諱地說: "I love corruption"。
去奈洛比機場時,司機請要出境的團員下車步行通過檢查哨,讓還沒要離境的我待在車上,直接載我到檢查哨,告訴安檢人員我身體不適,安檢人員看我一眼,檢查車輛後放行。
抵達機場後,得先在出境大廳外的走廊,將託運行李及隨身行李放倒躺平,一字排開,等待安檢人員牽著緝毒犬巡過一輪,才准放行進入。
進入出境大廳時,檢查護照(或身分證件)確認身份,詢問搭乘班機確認航廈,將行李過X光機後,才可到櫃台報到及託運行李。報到後,過移民局(Immigration),再次過安檢,才可至候機室候機。
烏干達及肯亞我均已辦妥電子簽證。入境過移民局時,兩國都會拍照及壓指紋,但烏干達會印出紙本簽證黏貼在護照內頁,肯亞則由移民官用人工繕寫在一張紙上,並要求妥善保管。
無論接機或送機,親友或司機只能在大廳門外道別或等候。不像台灣或多數歐美國家,接送機的人可陪同進入大廳報到,或在出入境口揮別或迎接。想必,這也是基於安全的理由。
近三個月的旅行,最後由新加坡樟宜機場飛回台灣桃園機場,不覺得近鄉情怯,只覺得桃園機場有許多可改善之處(尤其是指標及廁所),與黑色非洲的有些機場相較,真叫人情何以堪。
[註]
- IMF公布的2025年人均實質GDP,烏干達1,340美元、肯亞2,470美元、坦尚尼亞1,280美元、衣索比亞1,070美元、台灣34,430美元、新加坡92,930美元(世界排名第四)。
- 由倫敦至烏干達恩德培機場搭乘卡達航空(QR),並在首都杜哈機場(DOH)轉機,這也是第一次。

烏干達恩德培機場,走路上飛機,搭乘肯亞航空前往肯亞奈洛比。

抵達奈洛比機場後,在移民局花很長時間弄簽證,同班機乘客都入境了,只剩我一人。出機場時天色已暗,幸好接機的人還等著。

肯亞奈洛比機場沒巴士到市區,只有計程車。人生地不熟,先預訂好接機,接機的業務及司機等了快一個小時。

肯亞奈洛比機場國內線報到處,國內線只有Kenya Airways及Jambojet(廉航)兩家航空公司。奈洛比往返蒙巴薩的班機頗為密集,每天都有好幾班。

抵達肯亞蒙巴薩機場,一群富人小孩由奈洛比搭機至此參加夏令營。

下機後,由蒙巴薩機場大廳回望剛搭乘的班機。返程的乘客正上機,飛回奈洛比。

蒙巴薩機場大廳。回奈洛比時,原計畫由旅館搭Uber到蒙巴薩機場,不是被放鳥,就是傳訊被要求支付更高的價金。不爽,寧可改搭旅館的車。

蒙巴薩機場,走路上飛機。停機坪有好幾家非洲航空公司的飛機,塗裝都很有特色。

蒙巴薩機場,走路上飛機。由蒙巴薩到奈洛比只要一小時。

奈洛比機場出境大廳外。進入大廳前,要先在外面走廊放倒行李,等待緝毒犬檢查。

奈洛比機場國際線出境大廳及移民局。移民局官員和氣地問我喜不喜歡肯亞。

在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轉機,部分指標有簡體中文。

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下機後,地上的指標非常醒目。藍色是前往移民局的指標,右側藍綠色是前往國內線出發的指標。

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下機後,地上的指標非常醒目,這是國際線出發的指標。

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候機室,人來人往,比肯亞奈洛比機場國際線的候機室現代化,也寬敞許多。

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機場候機室的免稅店,頗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