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斷崖式離婚,是一種未經事前溝通、突如其來的關係斷裂。根據多數網友經驗,這通常發生在對方出現新歡之後。
如果照這個定義來看,L 的確符合。他從一月起便與同事產生曖昧互動,一步步鋪陳,直到後來落實。
他要的從來不是修補,而是逃脫。
洪水法
經歷斷崖式離婚後,我除了吃藥與運動,更用上心理學中的「洪水法」(flooding),強迫自己不再美化、不再為他們找藉口。我曾以為那女生只是缺愛,以為這只是他一時迷惘,但後來我明白,那些都是我一廂情願的自我欺騙。
我堅持住在 L 家,原因不是不甘心,而是戰略性的自我保護。我太容易自責,太容易在搬出去後回頭想:「他也沒那麼糟吧?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我太清楚自己的性格:會檢討自己、合理化他的背叛、為整個局面吞下所有錯。為了防止自己陷入這樣的迴圈,我堅持留下來。
同事曾提醒我:「妳不能先搬出去,否則他就會說,是妳離家在先,他才這樣的。」我聽進去了。我知道,他擅長扭曲敘事。
我的斷崖式離婚,L的處理方式
我仔細回想這一切,並以時間軸來梳理我們的崩解過程:
🗓️113年2月
你開始對我提起新歡,說她「很懂你說的話」、「很溫柔」,是個「很好的人」,並給我看合照。
不好意思,當時我看了那張照片,雖然內心閃過一絲懷疑,但還是笑著回應:「感覺是很好的同事。」
我真的相信你,因為你一向喜歡骨感型女生,而照片裡的她比較樸素,氣質倒是溫柔開朗,所以我就放下心了。
113年10月至12月間
有一天我想去找你吃飯,你卻說不行,因為你們研O人員中午都會「一起」用餐(當時的新歡就是研O人員)。你還說,假日也會「一起」出去玩。但後來你又改口說:「你都一個人出門啊。」
我當時很困惑,我怎麼從來不知道,研O人員之間可以「感情好」到這種程度?當我問你時,你只說:「我們單位比較特別。」
🗓️114年1月到2月
你回家之後變得心不在焉,經常嘆氣,對我愛理不理。
我說話時,你會直接說:「閉嘴。」
那段期間,我觀察到你心情不好,想關心又不敢問,問了也只會換來「閉嘴」兩個字。
🗓️114年2月初
我得了重感冒,無法工作,跟你抱怨你都沒關心我。
🗓️114年2月28日(結婚紀念日)
我們去了台南,這是我們最後一次約會。
以往這種連假,我們都會過夜旅行,但這次你只排一天。
我問你:「為什麼不過夜?」你說:「隔天要寫論文。」我相信了。
當天晚上在火車站的手扶梯上,你忽然從後面緊緊地抱住我,沒說一句話。我當時還傻傻地覺得:「你怎麼忽然這麼深情?」
現在想想,那應該是你準備離開前,最後一次擁抱。
🗓️114年3月1日
你開始失聯,進入「消失模式」。
接下來的整個三月,你開始滿口謊言,說法反覆,讓人摸不著頭緒。
你又給我看新歡的照片,我真的醉了,你到底是想怎樣?
我看了還是笑笑的,雖然我知道你對她著迷。
我曾問你:「她不是你喜歡的類型啊?」
你回答:「是啊,我本來不喜歡。但她個性很溫柔,不像妳,膚淺、沒深度、悲觀、愛抱怨。」
(我:???)
不好意思,我從來不覺得我膚淺也不覺得我沒有深度XD而且甚至樂觀過了頭⋯
🗓️114年4月到6月
你開始明顯對我冷淡。4月初還傳過一句「對不起」,然後就沒下文了。
你週末幾乎不回家,睡在別的房間。理由是:「妳很臭,像車禍現場,看到妳會沒辦法睡。」
我從你眼神裡看到的滿是厭惡。
從3月到5月,只要我看到你會全身發抖、噁心,看到你那類型的背影也會恐慌。
6月這些症狀終於消失,看到相似背影只會翻白眼,心想:「這麼多髮型,幹嘛剪這個?」
這段期間,你完全沒有協助搬家,連離婚協議書都拖著不給。
Line不回,你始終沒有親口說一句「對不起」。
整份協議與程序,全都是我一人完成。你的媽媽與姐姐還護航你,甚至指責我,只能唉。
我可以接受你愛上別人,
但我不能接受你不負責任、逃避一切、裝成深情又委屈的樣子。
說到底,我沒有對你做什麼。
有些人可能會問:
「妳不是早就看出端倪了嗎?為什麼不早點處理?」
因為,我曾經相信你,相信你心中有一塊真心是留給我的。
也許,我的靈魂早在某個時間點就知道:「這個人,不值得了。」
我是一個理性人格者,但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我始終相信,內心的直覺,不會說謊。
其實,可能從去年我就該離開你了,但我沒料到,我會用情如此之深,以至於傷得如此之重。
你曾說,你花了半年時間在「練習如何離開我」,因為一想到分開會很難過。這是很多「斷崖式分手者」常見的說詞,用深情包裝逃避。
我們這些留下來的人,內心早就感覺到了,只是一直想找機會溝通,卻一直被拒絕。
最後,他們都會說:「是妳讓我這麼做的,是妳的錯。所以我沒有錯,妳要反省、檢討喔。至於檢討完要怎麼走,那是妳的事,我要去過我的人生了。」
說完這段話,他們就會進入極速冷漠、斷聯、消失模式。
這時候,我想說,不要挽留了。
因為他們早就預演完所有情節,設計好讓你最痛、最難反駁的說詞。可能他們會說我哪有這麼壞,可是,你們潛意識已經權衡利弊做完一切了。
勇敢面對自己殘忍吧!
他們的心早已遠走,只是留下我們繼續崩潰。
所以,
現在,我要開始振作、開始過自己的日子。
我的人生,再也不屬於任何一個不珍惜我的人
洪水法(Flooding)
是一種行為治療中的暴露技術,透過立即且強烈地將個體暴露於其最大程度的恐懼刺激中,以促使其在無法逃避的情境下,逐漸產生焦慮反應的消退(extinction)。
洪水法就是直接把自己丟進最害怕的情境裡,不逃避、不逃跑,讓身體一次經歷那份痛苦或恐懼,直到發現「其實我承受得住」,慢慢就不怕了。
這種方法不像循序漸進的減敏法,而是一次性、大劑量地接觸那些引發情緒崩潰的刺激。對某些人來說,這反而是一種快速而深刻的療癒過程。
(但對有些人不適合,要考量個體)
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中的暴露技術。其透過逐步增加刺激程度,使個體習慣原本引發焦慮的刺激,進而消除不適應性反應。治療通常分為三步驟:
- 建立焦慮等級階梯;
- 學習放鬆技巧或其他應對策略;
- 配合放鬆策略,依序面對焦慮階梯中的刺激,逐步克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