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去了巴黎濃郁滿溢的文藝氣息,我想深刻烙印在巴黎人基因的那份Chill Chill慢活感,也應該要好好標列在巴黎旅行的行程清單上,對吧?

上一篇算是多年後再次回來巴黎,所有行程的重點我放在---Recall all those memories that lie deep in my head,而這次第二次,單純就是搶到了頗便宜的歐洲之星車票,就排了班表再來了一次。 這次除了補上上次沒去到的龐畢度、地下墓穴,找朋友卻又沒朋友的去了巴黎迪士尼外,也排了巴黎市區近郊的另一個絕景地點__聖米歇爾山。
撇除龐畢度的現代藝術,這次跳過不討論,單就外表於旁邊的街區,其實蠻適合年輕潮流,瑪黑區總有許多特別的文創商品、古著或者有趣的商店,喜歡怪東西的人來到這裡附近逛逛走走,相較於經典傳統的文藝復興或印象派等等,我對於現代藝術偏向較不敏銳或喜好,可能是相對在解讀來說,他的層面太廣也會讓我有種,吃力感,但龐畢度輪番多數以現代藝術為策展導向,喜歡的人還是可以看看當時展期來走走。

「龐畢度中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法國前總統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龐畢度總統在位期間,十分重視文化藝術的發展,因為 1970 年代時,紐約在現當代藝術的發展和影響力與日俱增,使得巴黎失去了原先作為領頭羊的地位,這讓以文化大國自豪的法國人非常緊張,也讓政府部門開始想方設法,需要有一個能讓全世界立即看到法國現當代藝術能量的空間,最後便打造出了這座令你無法忽視的亮眼藝術中心。其特點是把我們一般會藏在「建築裡」的管線、通風系統、電梯、樓梯等設施,全都「暴露在外」,讓人一覽無遺,並且用鮮豔的顏色標示這些管道不同的功能:藍色是空調管、綠色是水管、黃色是電線,紅色則是電梯和樓梯等設施。這種獨特的設計在當時可是相當前衛,也引來不少爭議。有人覺得這棟建築根本就是「市中心的煉油廠」、「醜得像一個工業怪物」;也有人認為這種風格充滿科技感,像是科幻電影裡會出現的場景,稱讚它是「未來建築的典範」,且直到現在仍讓爭議十足,褒貶不一。
不過可惜的是在奧運畫下句點後,龐畢度也要進入五年的整修期,請大家等待他華麗搞怪回歸吧!

巴黎地下墓穴Catacombs of Paris
之前曾經看過一部恐怖電影"忐忑",取景地點跟故事就是來自巴黎的地下墓穴,其實上一次就有想過排進行程,但時間太趕捨棄了,這次便決定去看看這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地下墓穴!安排!
地下墓穴是法國巴黎一處著名的藏骨堂,位於今天巴黎十四區的丹費爾-羅什洛廣場,原先為地下石灰石採石場。而在1786年,巴黎爆發瘟疫,為了解決墓地不足和公眾衛生危機的問題,人們將埋在市區所有公墓中的屍骨轉移至此。此後便作為一個公墓一直使用到1814年,現已開闢為博物館,有一小部分墓穴開放參觀雖然說是一小部分,但是好歹也是六百萬具其中之百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地下墓穴整整綿延了280公里,巴黎地底下都是被掏空的(蠻恐怖的吧!!)
入口處小小的,購票後入內,沿著旋轉樓梯向下,簡短的介紹區域後就是,一路蜿蜒窄小的石造廊道,後面間小門上寫著:詩人Jacques Delille寫的“Arrête! C’est ici l’empire de la Mort ”” 停下!這裡是亡者的國度!”
摁...建議大家,膽小的人還是不要自己來喔! 像我一路又開啟了follow模式,絕對不離上一組的人太遠!!堅定的假定對方是我的朋友組員,好為自己壯膽(抱歉,自己獨旅每次只要這種黑黑暗暗的地方,我都會在心裡偷偷騷擾和依賴附近的遊客)不得不說整個地下墓穴真的蠻大,大到我都有點擔心,我是不是被困住了?
**P.S. 出口和入口不一樣喔,整體來說,我還是蠻推薦來體驗...不,是參觀看看:)


巴黎迪士尼
身為迪士尼鐵粉,可以聽任何歌曲前奏猜出動畫名稱的我,當然不能錯過巴黎迪士尼的,對吧? 但先問問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張叫做,孤單指數量表的網路迷因?
對,就是下面這張,我也順手把我完成的打了勾勾,手術好像只有機車擦撞一個人去了醫院等待、擦藥、驗傷,所以算是個一半?

哈哈我是什麼很孤獨的人嗎? 但好像陸陸續續我認為這也不算是孤獨量表,因為我可以蠻自在享受的,不被陪伴這件事拘束住,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不耽誤也一樣快樂。而一個人去遊樂園這件事碰巧這次就,打上了勾勾。
原先是跟倫敦朋友約好了,我們剛好會同時間到巴黎,可以巴黎迪士尼集合,一起去遊樂園玩,結果在前一兩天決定買票的時候發現,我們各自想去的園區並不一樣,我想要如果只選其一的話,還是會優先選擇經典的Disneyland,而喜歡料理鼠王的他,則是傾向另一個園區,且因為閉園較早,甚至無法互等,討論一下之後,我們便迅速的決定: 那我們都不要違背本心的,去自己想去的園區吧!
當天一早我們大概就跟七夕相見的兩人,匆匆在樂園中心廣場說說話打招呼,然後和七夕結束一樣的各自轉身往自己的園區走去(沒錯,就是這麼戲劇化)
迪士尼我就不特別介紹啦! 我就是標準的Disney Addict,怎麼玩都開心,看煙火或水舞秀會感動、心跳露拍的幼稚鬼,我先自招。
所以....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就是開心指數一百:)

再來說說另一個此行的大點吧! 也就是聖米歇爾山,一開始也是網路查到的推薦近郊,被譽為人生有機會必須要來的景點之一,當時周杰倫也還沒來拍專輯封面,我就問了另一個倫敦朋友(對,跟迪士尼不一樣)要不要一起去聖米歇爾山? 於是我查好了交通買好了票券,和他一起約在住宿集合出發。
而這位男子,奇葩人生的頂峰外,我一大早聯繫不到他,只知道他前一天跟自己朋友出門外很晚才到背包客棧,急得我都想闖男生房了他才出來,差點遲到外,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他頂著荒謬、腫到不行的眼睛匆忙出來,一路火車上拿著冰水冰敷眼睛擔心拍照不上相的過程,真的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總是能把,氣氛弄得像是一場set好的搞笑劇一樣綜藝之神眷顧。

去聖米歇爾山的方式有幾種,而我選擇的是高鐵轉巴士;前往sncf官網,出發地設定為:Paris Montparnasse,目的地設定為:Mont-Saint-Michel (FR),時間大約調整至早上6點出發,實際列車出發時間平日約7點半,抵達聖米歇爾山時間大約是中午時間,可以看看班次安排,而回程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半到6點左右,回到巴黎大概是晚上10點多了。所以基本上來回一整天就不見了唷,每次有朋友詢問,我都會問他說是否有打算一整天算是舟車勞頓的決心。
另外我知道也有kkday、klook的一日行程,就看大家自己怎麼取捨了唷: D


聖米歇爾山,是法國諾曼第大區聖馬洛灣附近,距海岸約1公里的岩石島,是天主教徒最知名的朝聖地與旅遊勝地,在山頂上則建有著名的聖米歇爾山隱修院。而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聖米歇爾山為世界文化遺產。
抵達聖米歇爾山遊客中心後,到3公里外的聖米歇爾山入口,再由入口通過街道到聖米歇爾山修道院,街道區域也有遊客中心。而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開車或者搭乘公車到聖米歇爾山,都要在聖米歇爾山遊客中心下車,再步行或搭乘免費接駁車到聖米歇爾山入口喔。
根據漲退潮,每個人來的時候會拍到的景色也不同,海灣潮汐落差依然很大,每年春分時會有數個小時有機會變成孤立的島嶼,四周被海水包圍,如果你想看這個壯觀景象一定要抓準時間。

補充小故事時間:
在很久很久以前,聖米歇爾山所在的地方並沒有海水,四周圍繞著森林,是凱爾特人的定居點,羅馬時期這裡被稱為托姆貝山 ( Mont Tombe),人們修建了一條道路,傳說中凱撒大帝曾穿著金鞋,帶著棺材葬在山上。
時間來到 4 世紀,基督教傳入了如今聖米歇爾山一帶,人們先是在山腰建造聖史蒂芬教堂,隨後又在岩石腳下建造了另一座,不過這些教堂規模都不算大;聖米歇爾山變超有名可以追溯到 8 世紀,據說西元 709 年時大天使米迦勒(Michael)曾兩次對阿夫朗什主教 Saint Aubert 顯靈,要求他在岩石上以自己的名義建造一座聖殿,但咱們主教都置之不理,米迦勒於是用手指摸了一下主教的頭,結果主教頭上被燒出了一個洞,可憐的 Saint Aubert 只好乖乖建教堂了,「Saint-Michel 」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10 世紀時本篤會已經開始興建聖殿,只是隨著朝聖者越來越多,原來的建築不敷使用,11 世紀時本篤會將其擴建為一座大型修道院教堂,兩座三層建築沿山而建,之後蓋了防禦城牆,形成了現在聖米歇爾山樣貌雛形:山頂修道院、山下村莊,被一圈堅固的城牆圍繞。防禦工事的成功在布列塔尼戰爭中得到應證,而後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軍對這裡展開將近 30 年的圍攻也以失敗告終,聖米歇爾山城了諾曼第少數沒被攻陷的地方之一。


我沒有租用導覽,而且一到的時候我們兩個肚子都餓了,便沿著石階一路進入這海上要塞一般的城池,這裡畢竟並非是居住用城鎮,並沒有太多美食餐廳,可位於山腳下有一家,評價很高,號稱歐姆蕾蛋起始點的法式烘蛋餐廳"LA MÈRE POULARD",但....沒位子,預約不了(哭)提醒大家,想去的提前先預約吧! 帶著Mr.眼睛腫朋友,我們便選擇了另一家法式烘蛋餐廳,正是好好地坐下來享受正式的第一餐。(然後繼續聽他荒謬人生談)
吃完後,我們便往山上修道院去,分享一些修道院內、外的景色,整體來說,我覺得蠻漂亮,也可以參觀到一些修道院的收藏與歷史。

從修道院往下看的空曠景色真的很漂亮,而這次難得有人同行,除了我幫他拍一堆網美照以外,我也難得得到一些角度不同的照片,推薦指數......❤️❤️❤️三顆星好了~
回程也就按照車票時間回去,但要提醒的是,回到巴黎真的....很晚很累!! 我們當時甚至連晚餐都沒什麼選擇,ubereats點了不好吃的pho在Hostel大廳吃,如果想真的看到明信片般晚上點亮後的聖米歇爾山,推薦大家時間足夠的話,其實可以訂鄰近的住宿,我們甚至有看到附近一間飯店,安排的房間特色就是一排陽台露椅對著聖米歇爾山,讓你好好欣賞這裡日落的魔幻時刻。

好啦~以上就是巴黎前前後後針對景點,還寄存在我腦袋中的回憶錄,而巴黎的美食或詳細時刻,就像前面說的,學習巴黎人的慢活自在,走累了就找間順眼的咖啡廳坐下,看看一旁的路人,吃個可頌甜點,一切不用太細節計較,就是"最巴黎"的時刻了,對吧?
對,就只是我沒記這麼清楚了 (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