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開始討論更多交易工具的邏輯及使用的方式
1. RSI(Relative Strength Index,相對強弱指標)
👉 用來看市場是不是「漲太多」或「跌太多」。範圍:0 ~ 100
RSI > 70:代表「超買」,價格短期內可能漲太快,有修正風險。
RSI < 30:代表「超賣」,價格短期內可能跌過頭,有反彈機會。
投資的用法: 當你看到 RSI 在 70 以上,不要急著追高,因為可能隨時會回落。
當 RSI 在 30 以下,不用太恐慌,可能是便宜買進的機會。
2.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移動平均收斂/發散指標)
👉 用來判斷「趨勢」是不是要反轉。
有兩條線:快線(短期價格平均)和 慢線(長期價格平均)。
黃金交叉:快線往上穿過慢線 → 可能要漲。
死亡交叉:快線往下穿過慢線 → 可能要跌。
投資的用法: 當快線突破慢線時,可以考慮找進場機會。 當快線跌破慢線時,要小心,最好設好止損。
3. 布林通道(Bollinger Bands)
👉 看價格是不是跑到「邊界」。
有三條線:中間是平均線,上下兩條是通道。
碰到上軌:短期可能漲太快,會回調。
碰到下軌:短期可能跌太快,會反彈。
通道變窄:代表市場安靜,但很可能要出現大波動。
投資的用法: 價格在下軌附近,不要恐慌,反而要觀察是否有反彈機會。 價格在上軌附近,不要貪心,可能要調整或減倉。 當通道變得很窄,要留意接下來大行情的方向。
這些指標都可以在交易所中的技術指標中找到,這邊是比較常使用的指標,主要是看現在價格合不合理,是不是進場的時機,在交易中還有更多技術指標,但是我建議可以先從這 3 個數據及 MA 先來觀察市場走向與價格是否合理。同時也要選擇全世界前10名的交易所來進行交易來降低自己的資產風險,如 Gate/ Coinbase/ Binance 等交易所,都是挺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