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好好開,就有「組織學習」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開學後,大家反而停止學習,一堆會議耗掉很多心力,還有什麼心力「組織學習」?

所以,就把每個會議當做「專業社群」:例如行政會報就是「學校治理發展社群」、導師會議就是「班級經營專業社群、校事會議(最好不要)就是「學校風險控管社群」...........

這就是所謂的「集會結社化」~把每個會議都變成組織學習機制,一兼二顧,讓會議更有效率,大家也能從中學習,學校就可以再繼續往前進。

開會已經夠無聊,還要學習,不是更令人反感?所以是需要設計的。

大原則就是:大家難得面對面(視訊實體都是),就不要再重複宣讀那些書面資料,或者單向的上對下宣導或訓話;應該要有實質的對話和討論。(其實所謂校長會議根本都沒有「會議」)。

再來,把會議當做一個電視節目來製作,以我們過去的行政會報為例,共分四個單元:

1.30m/團隊增能:每次輪一位夥伴做18m的TED,然後12m的互動,主題天南地北,讓大家跨域賦能。

2.20m/追蹤管考:上週決議的事項要追蹤進度,看看有何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

3.40m/提案討論:接著就是未來計畫的提案,但一定要用共通形式(簡報),使用共通語言,才能實際討論。

4.10m/處室聯繫:下週各處室重大事項聯繫溝通,書面已有的不必重複。

最後一趴通常來不及,也常省略,因為處室溝通並不限於會報時間,而且重大節點,其實前幾週的提案討論就都談過了。

一開始為何要先增能?因為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大家就問題來爭論(通常談不完);一種是不斷提升大家的層次,慢慢讓問題不是問題。

學校中大大小小每個會議都能這樣開,組織學習就自然展開,幾年之後,學校就自然變成「學習型組織」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惠銘AMG的沙龍
93會員
130內容數
李惠銘AM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13
因緣際會,這幾天走了幾座靜思堂,發現豐田的精實管理被慈濟徹底實踐。 主要是5S運動: 1.看不到多餘的東西,因為都已經「整理」過了~把要的跟不要的分清楚。 2.所有東西都有分類、歸定位並且標示~「整頓」 3.定期清掃,到處都很乾淨、明亮~「清掃」 4.掃乾淨後就好好維護,例如每人使用完廁所
2025/09/13
因緣際會,這幾天走了幾座靜思堂,發現豐田的精實管理被慈濟徹底實踐。 主要是5S運動: 1.看不到多餘的東西,因為都已經「整理」過了~把要的跟不要的分清楚。 2.所有東西都有分類、歸定位並且標示~「整頓」 3.定期清掃,到處都很乾淨、明亮~「清掃」 4.掃乾淨後就好好維護,例如每人使用完廁所
2025/09/13
傳統的生產模式都是「推式」,就是按照既定計畫,逐步推進。這樣可能會造成的問題就是,過度生產、庫存過多,或因市場變化而滯銷。 豐田的拉式管理(Pull System)是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的核心概念之一。簡單說,就是「根據需求來生產」,當下游製程
2025/09/13
傳統的生產模式都是「推式」,就是按照既定計畫,逐步推進。這樣可能會造成的問題就是,過度生產、庫存過多,或因市場變化而滯銷。 豐田的拉式管理(Pull System)是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的核心概念之一。簡單說,就是「根據需求來生產」,當下游製程
2025/09/13
全球企業落實ESG,已是不可逆的永續責任,儘管歐盟原訂2026年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可能延後。 但是永續行動如果不能連結教育,衍成一個生態系,那可能都是過眼雲煙。 最理想的模式,大概就是目前我們正在建構的:企業的永續行動,透過「5% Design Action 」的社會設計,連結
2025/09/13
全球企業落實ESG,已是不可逆的永續責任,儘管歐盟原訂2026年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可能延後。 但是永續行動如果不能連結教育,衍成一個生態系,那可能都是過眼雲煙。 最理想的模式,大概就是目前我們正在建構的:企業的永續行動,透過「5% Design Action 」的社會設計,連結
看更多